進入七月,各幼兒園、中小學進入暑期生活,可假期剛開始不久,多地就發生中小學生安全事故,甚至釀成多起死亡悲劇事件。溺水、火災、觸電、交通、中毒、摔傷、自然災害等是事故的主要類型。近期媒體還不斷報道,今年夏天天氣炎熱,有家長把孩子“忘”在車內多時,高溫缺氧奪走了孩子的生命。以上事件,再次為人們敲響了暑期安全警鐘。今日,小編將為各位家長整理暑期容易發生的一系列安全問題,希望可以幫助孩子們度過一個平安、愉快的度過暑期生活。
【居家篇】

【數據】暑期一到,孩子們都放假在家,父母由于工作原因如果疏于看護,將給孩子們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隱患。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全球兒童安全組織聯合發布《兒童傷害預防倡導》報告顯示,兒童傷害主要的危險因素為跌倒/墜落25%、燒傷/電傷16.7%、銳器傷9.1%;假期(7-8月)是一年中傷害發生的高發期,占比達19.4%;發生在家中的傷害占近一半(44.5%)。
孩子在家易發生的主要安全問題
陌生人——
案例:2015年7月12日晚上8點30分,家住麗水市銀苑小區的吳師傅出門辦事,讓7歲的兒子獨自在家看電視。可等他回家時,兒子卻稱,一個自稱其朋友的男子上門,稱來收債,拿走了家里的一部蘋果4S手機,隨后離開。
父母要知道:加強防范危險教育,告訴孩子獨自在家時,不要給陌生人開門。一旦遇到糾纏不清的人,應撥打110報警。對自稱是修煤氣、查水表、送快遞的人,要先給爸爸媽媽打個電話問清情況;如果發現竊賊已經進屋,不要驚慌,盡快躲藏起來或伺機逃走,不提倡與壞人搏斗。獨自在家的孩子,敲門的人即便對方能叫出父母的名字,也不能開門,可以問他有什么事再轉告父母。
觸電——
案例:2015年6月30日上午8點多鐘,天元區雷打石鎮新林村村民郭某家就發生一起悲劇,3歲女孩小紫路因為拔電風扇插頭,當場觸電身亡。
父母要知道:最好在插座上裝上防電的蓋子,一旦觸電,立即關閉電源開關;如果離開關較遠,先用干木棍把孩子與電源分開,再將小孩移到通風的地方,解開衣服,進行人工呼吸。
墜樓——
案例:2015年7月11日8時30分許,西安市長纓東路“天賜良苑”小區2號樓一名8歲男孩從24樓意外墜亡,事發時父母均不在身邊。
父母要知道:孩子天性好動,千萬別讓他脫離你的視線。別讓孩子單獨在陽臺玩耍,更不可單獨將低年齡孩子留在家中,最好在陽臺門口或窗戶增設圍欄,使孩子無法通過。此外,絕對不可在陽臺上放墊腳的東西,以防萬一。
燙傷——
案例:2015年6月30日,邯鄲廣平縣一名年僅三歲的男孩童童(化名)在家玩耍時,扒翻了奶奶剛剛燒開的一壺開水,導致頭部、胸部等上半身大面積燙傷。
父母要知道:夏季穿著較單薄,這增加了孩子燙傷的可能性。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將熱水、熱湯、粥等放置在安全的地方。一旦發生燙傷,要用流動水沖洗傷口,不要涂抹牙膏、醬油等物品,并及時將孩子送往醫院做專業處理。
誤食——
案例:2015年7月16日下午,渝北區松牌路一家超市旁的兒童樂園,一歲半的鵬鵬(化名)誤食超市投放的老鼠藥,急壞了大人,好在民警及時趕到將孩子送醫。
父母要知道:盡量將藥品存放在孩子取不到的地方,一旦孩子誤服了藥品,應立即送往附近的醫院搶救。家長還要辨明孩子吃的是什么藥物或毒物,如果搞不清楚,就要將裝藥品或毒物的瓶子及小孩的嘔吐物一同帶往醫院檢查。
利器傷害——
案例:2015年7月28日上午,福清三山鎮的兩歲女童晨晨在和姐姐玩耍時,被一把剪刀插入太陽穴,所幸搶救及時脫離了危險。
父母要知道:家長要注意照看孩子,尤其是放假期間,一定要留心小孩的動靜,同時要把銳器放在小孩碰不到的地方。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