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政O2O平臺“小馬管家”宣布獲得了5000萬人民幣的A+輪融資,資方包括浙商創投和經緯中國。在此之前,“小馬管家”在2014年10月已獲得經緯創投數百萬美元投資。 據了解,經緯中國專注于處于早期或擴張期階段公司的投資,單在O2O領域,就成功投資了滴滴、快的、餓了么等20多個知名項目。 “目前通過線上尋找家政服務已然成為一種趨勢,2015年會是家政O2O行業大發展的一年。”比達咨詢在發布的《2015家政O2O市場分析報告中》如是看待家政O2O服務行業的發展前景。 經緯中國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非常看好家政O2O行業未來的發展,“家政O2O行業的發展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時期,消費者對家政服務的需求還在持續增加。"小馬管家"異于其它家政O2O平臺的B2C的商業模式吸引了我們,其獨創的標準化輕管家服務在家政O2O市場上非常具有競爭力。”浙商創投也表示看好O2O領域,也將持續關注改變傳統行業的變革者。 “小馬管家”是一款基于地理位置為用戶提供管家服務的應用,主要為用戶提供標準化輕度管家服務。目前該平臺擁有接近400名管家,在北京擁有12個門店,人均日接單在2.5-3單,接單能力正在隨著系統的健全逐漸提升。 然而,相較于其它家政O2O平臺的迅速擴張,在上線一年多的時間里,“小馬管家”僅覆蓋了北京、上海、杭州三地。 有行業人士認為,“小馬管家”雇傭家政服務人員,自建家政服務團隊的“重”模式是其擴張過程較為緩慢的主要因素。 對于O2O模式發展速度的快慢問題,蘇寧云商(002024,股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在最近的2015中國互聯網大會上,用“速勝論”和“速亡論”的說法概括了O2O行業中存在的兩種極端思維,他認為O2O企業在互聯網+的發展下,不僅是“+渠道”、“+商品”,更應該“+服務”。 “小馬管家”創始人馬晨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家政行業是服務行業,用戶的痛點是對家政服務的體驗,平臺模式只是提高了派單的效率,對家政服務本身的服務水平卻沒有任何幫助,反而可能導致服務水平的降低。” 因此,“小馬管家”在創立之初就選擇了“重”模式切入的發展方式,平臺上的所有“管家”都是公司的自有員工,同時還開設線下門店,但并不接單,而是用于進行家政人員的培訓、管理及物料的周轉。 馬晨飛對“小馬管家”最初的設計非常明確:“以清潔服務作為市場切入點,按照五星清潔標準控制服務品質。更創新的采用不同于傳統家政服務以"小時"計算的收費方式,按照服務的戶型收費,用戶消費精準透明。” 然而,提供清潔服務并不是“小馬管家”的最終目的,其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向用戶提供“輕管家”服務。“管家”不僅提供生活服務,滿足用戶家庭的各種生活需求,還提供智能家居應用方案。比如小馬管家和智能門鎖供應商丁盯門鎖就達成了戰略合作,從開啟門鎖進入服務家庭的環節開始去接入智能家居的應用場景,同時滿足了用戶安全、高效、遠程可控的需求。 據人民日報報道,北京家政服務員缺口達150萬人。馬晨飛透露,“小馬管家”聘用了大量的男性家政人員,他們將成為核心業務“輕”管家服務的主要提供者。也將成為家政行業市場的新鮮勢力。 據業內人士分析,目前80后、90后越來越成為家政服務的主要服務對象。“現在人們的生活和消費觀念有了很大的改變,尤其是許多80、90后,工作的繁忙讓他們更愿意花錢買個"省心",也更愿意嘗試能夠處理各種家庭雜事的"輕管家"服務。” 近兩年,家政服務市場前景逐漸顯現,很多資本和大的平臺投入巨資開始在這一領域進行布局,讓家政O2O行業成為了資本“新寵”。對于資本進入后紛紛而起的傳統平臺模式,馬晨飛始終堅持:“家政賣的是服務,是用戶的使用體驗,服務比效率更重要。只有在品質可控的前提下,才是真正滿足了用戶對家政服務的需求,從而贏得用戶長期的認可,形成較大的粘性。”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