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O2O的興起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對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比工作方式更需要改變的,可能是思維方式。
做魚火鍋起家的新辣道最近在籌劃優化業務流程,想讓用戶手機點餐后,能更快地拿到自己的外賣。這個看似簡單的O2O業務卻難倒了其董事長兼總裁李劍,因為合適的從業者并不好找。 李劍招人的困難來自于,盡管技術開發團隊里不乏IT人才,但真正懂消費者就餐習慣和餐飲業務模式的人卻不多。這就導致這些技術開發者可能不太明白在設計一個電子菜單界面時到底應該使用上翻頁還是側翻頁,高毛利的菜放在哪些位置才能提高點擊率。“我覺得這種將線下經驗與線上技術結合的人才在未來很稀缺。”李劍說。 O2O模式將線上業務和線下業務相結合,提升了用戶體驗,甚至改變了生活方式,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便利的同時,也拉動了人才市場的需求。羅邁國際(RMG Selection)互聯網行業高級獵頭顧問劉君告訴《第一財經周刊》,廣義的O2O產業一年的市值是幾千億元,即使僅僅限定在餐飲、婚慶、親子、護理等幾個比較熱門的O2O行業里,每年市值也有七八百億元。巨大的市場導致了傳統行業在向O2O延伸的過程中,人才需求每年以30%遞增。 受影響最大的仍然是與衣食住行相關的服務業公司,比如家政公司、美甲店等,它們需要通過培養自己的服務和互聯網意識來完成轉型。除了這些行業,O2O模式也開始向其他的領域延伸。 一個目前正在火起來的項目是上門家教,它改變了傳統找家庭教師的方式,用戶可以通過在網上瀏覽老師的教學視頻及知識體系對他們進行篩選。而O2O模式也要求這些老師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行為習慣進行一對一備課,并在教學過程中提高互動性—只有提升教學體驗,才能夠在網上獲得更多好評,為自己建立品牌。 類似這樣的行業延伸在未來會有更多的可能性,比如李劍需要的復合型人才就是O2O模式所帶來的特有的新職能。我們采訪了幾家采用O2O模式的公司,發現目前它們最需要的人才包括管理和培訓這些傳統行業人員的培訓師,以及有傳統行業背景的技術開發人員和物流人員。 O2O模式引起的人才空缺,并不是因為招不到人,而是缺少合適的人。本期《第一財經周刊》采訪了4家O2O模式的企業和相關的人力資源專家,試圖解讀O2O模式帶來了哪些新的職能變化,而這個領域又對從業者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A 新崗位以及新要求 傳統從業人員的培訓者 就O2O模式的現階段發展來看,衣食住行無疑是與之關聯最密切的行業。大量的傳統行業從業人員正在進入這種新模式,但在此之前,他們需要接受企業的一系列培訓和規劃,因此誕生了一個專門負責管理和培訓這類從業者的崗位。 在58到家,對保潔師的培訓分為兩塊。除了專業技能的培訓,另一塊培訓是由一群年輕人帶來的,他們對保潔師進行服務意識和互聯網意識的指導,比如如何使用移動端、如何與客戶更好地溝通、如何妥當地處理突發事件、注重客戶意見的重要性等等。 58到家家政業務培訓經理寧宇宸是個90后,在他給年齡普遍較大的保潔師做培訓時,為了讓這群不善學習和記憶的從業者能更好地消化培訓內容,還專門制定了一套記憶曲線。“我們會對培訓內容進行反復強化,第一次強化是在他們上門服務后半天內,第二次是在三天后,第三次是在一周后。” 具有線下經驗的技術開發者 技術開發對于完成O2O的線上部分必不可少,從整個O2O的人才市場來看,這些工作涉及了iOS和Android等系統的App研發、UI設計、美術設計、在線支付和大數據分析等。由于人才缺口較大,他們的薪資待遇也相對豐厚。根據羅邁國際給出的數據,服務于O2O的技術開發人員,薪資待遇比其他領域的同類崗位從業者高出30%。 不過為了更好地滿足線下與線上的互動,O2O模式的項目技術開發也對公司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掌握專業的研發技能,還要懂得線下市場及所在行業的特點。 具有線下經驗的物流人員 李劍的困惑不止于招聘有行業基礎的技術開發人員,還要找到能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專業物流人員。在他看來,熟食的配送難度甚至高于生鮮,因為生鮮配送可以將溫度恒定在0至5攝氏度這樣一個比較保險的溫度范圍內,但對于熟食,制作和配送過程中任何過度的保溫或降溫都會影響口味和口感。因此李劍希望自己的物流團隊能夠對食品有相當的研究,“可以從原材料的加工工藝上就開始把配送考慮進去,哪一段應該是冷鏈,哪一段應該是熱鏈,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持食品的美味。”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