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點鼠標就能找到一個合適的月嫂或鐘點工,在手機微信或APP上就能購買家政服務,還能進行服務評價,除此之外,保潔阿姨也可依賴這些平臺進行接單,這是互聯網對家政業的改變。 “保潔阿姨可在我們平臺上接單,對阿姨不收取中介傭金,消費者也可以對阿姨的服務進行評價。”近期,家政O2O平臺“可以小區”進入佛山家政市場,這也是一個“海歸”在佛山創業的案例,該平臺創始人劉石創說,要用互聯網思維改造家政業。 家政服務 佛山興起微信預約 “家里實在有點亂,誰家有靠譜的鐘點工?求推薦!”住在桂園小區的80后黃小姐最近有點心煩,冒著烈日跑了好幾次家附近的家政服務中介所,卻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鐘點工。“我看中的阿姨沒空,跑了幾次中介所,還是沒找到,只能在微博上求助熟人了。” 和黃小姐有類似經歷的不在少數。“現在家政推薦的還是不放心,靠熟人推薦的還好一些。”家住東二小區的劉小姐告訴記者,“找個2個小時的鐘點工,還要專門出門跑一趟,很麻煩。” 在人們看來,對家政行業的印象,就是隱藏于一些小巷子的中介門店,面積并不大,并且沒有較大的連鎖品牌,顧客要找家政人員,往往須到門店進行溝通。 互聯網+正在改變著各個行業,家政業亦是如此。近年來,一些家政業通過互聯網手段改造著自己的業務,從以前僅是門店廣告的宣傳,到在58同城等分類網站發布信息,如今,家政微信預約服務正在興起。 以佛山鄺生家政為例,近日在其微信號上就推出了微信預約服務,該公司發出承諾,落單后5個小時內即可派員上門服務,一般的服務在2個小時內完成,客戶簽收滿意后才能離開。“微信預約服務是個趨勢,尤其是這大熱天的,能方便更多的年輕人。”鄺生家政的負責人說道。 家政平臺 把閑置時間商品化 除了一些門店的微信預約服務外,還涌現出一些家政業的O2O平臺,這對家政業將是個更大的變革。 從全國來看,互聯網家政影響最大的平臺包括“阿姨幫”“懶人家 政”等。以在“阿姨幫”APP上尋找小時工為例,用戶只需通過手機APP即可查看附近的小時工,用戶只要輸入服務的時間、地點并提交需求,就能看到阿姨的資料(包括照片、星級、服務價格、服務評價等),用戶可以根據用戶評價等挑選合適的阿姨。 在佛山,也涌現出一些本土家政O2O平臺,“可以小區”就是一個例子。該平臺在去年底正式上線,由順德的兩位海歸劉石創和麥潔齡共同投資創立。在“可以小區”平臺上,可以實現家政服務的微信預約、微信支付,除此之外,保潔阿姨也可在平臺上進行接單。 “我們做的是一個閑置勞動力為主體的‘淘寶’,阿姨可使用我們的平臺進行接單,我們負責培訓和監管服務質量。”據劉石創介紹,與傳統的家政中介需要收取中介費不同,該平臺目前不對家政服務人員收取傭金。記者看到,鐘點工時間為25元/時,比市場上的30元/時略低。 根據劉石創的設想,該平臺將以家政業為突破口,打造一個閑置勞動力的Uber(優步),讓人們的閑置時間商品化,并在平臺上進行交易。“譬如你是擅長攝影的,有2個小時的空閑時間可以幫忙拍照,那放在我們的平臺上,如果我有這樣的需求,又覺得價格合理的話,那我就可以在平臺上找到你了。”劉石創解釋道。 市民擔憂 如何管控服務質量 去中介化是互聯網+時代的最大特點。傳統家政業中,由于家政公司規模普遍較小,并且有一定的服務區域范圍,人們的選擇往往有限。其次,家政服務人員和家政公司往往是雇傭關系,家政公司需要收取一筆傭金,但與此同時,家政公司也提供意外保險、糾紛調解、跟蹤回訪、培訓等服務。 “互聯網對于家政行業的改造在于,把中間環節去掉,使得勞動者的收入提高,另外,互聯網可以建立勞動者的信用跟蹤和服務評價,使得服務好的勞動者得到市場的價值認可,服務差的勞動者淘汰,從而讓行業的服務質量不斷良性發展。”劉石創表示。 互聯網家政平臺的推出,使得顧客的選擇更多,價格上也更具優勢,但是如何保障家政人員的服務質量,遇到糾紛該如何處理,則是市民的擔憂所在,也被認為是當前互聯網家政發展的難點所在。 為此,劉石創表示,“平臺所有的服務人員,我們都有培訓課程,都經過公安身份備案,我們正在跟保險公司設計險種,保護上門的家政服務人員在路上或者勞動過程中的意外安全,以及對用戶家里的財產損壞保障。” 據了解,目前“可以小區”平臺已在佛山、東莞等地開展業務,在順德、禪城區域,已有不少人使用該平臺的服務。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