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門,看到上門打掃房間的“阿姨”竟然是名90后的男大學生,你會感到驚訝嗎?這名“90后”是金融專業的大學生,雖然是在媽媽的安排下硬著頭皮為家政公司回家的阿姨頂班,但之前從來沒有干過家務的他依然堅持干了40多天。擦玻璃擦到手抽筋,有時會從下午一直忙到晚上10點多,連晚飯都顧不上吃。這些努力沒有白費,這名“暖男”的工作很快贏得了雇主紛紛“點贊”。
用這名大學生的話說,在從事這份辛苦工作的同時,也看到了人情冷暖,感受到了“魔都”別樣的魅力。
“干這行之前不會做家務”
“我是1993年出生的,你(指記者)是哪一年的?”
“你猜呢?”
“我估計你也就二十六七吧。”
和楊飛(化名)初次見面,他給人的感覺是很會說話。這名90后北方小伙子身材不高,頭發微卷,穿著皮夾克,頭發雖短但很潮,看上去頗有藝術家的氣息,談吐中也經常會蹦出余秋雨、王家衛這些文藝大咖的名字,很難想象他剛剛做了一個多月的家政保潔工作。
春節前很多家政公司都出現了人手緊張的情況,因此會提前準備“囤人”。和很多大學生一樣,楊飛想利用寒假的機會找份兼職工作,他母親比他還熱心,通過某生活類網站找到了一家家政公司,幫兒子報了名。
對于媽媽給他找的這份兼職,楊飛多少有些措手不及。“也不知道她咋想的,哪有年輕人干這個的?”他笑著說:“其實我原來不會做家務的,大學寢室就很亂。”而媽媽則安慰他說,這份工作很鍛煉人,而且每天面對不同背景的家庭,也可以長長見識。“母命難違吧。”曾經在快餐店打過工、在銀行門外發過宣傳單的楊飛就這樣開始了一次全新的體驗。
擦玻璃擦到手抽筋
“剛開始做的時候心里真的挺緊張的,老是怕做不好,所以我就做得比較慢,但是一定要做好。”根據公司的安排,楊飛平均每天大概做兩單活,服務的人家都是隨機指派的,住在長寧的他常常早上6點就起床,橫穿整個市區到浦東的雇主家去工作。
“我在學校的時候每天不洗頭是不出門的,胡子也要刮干凈。”而打工的時候,楊飛不要說洗頭了,有時連洗臉都來不及,就這樣穿著一雙已經裂口的運動鞋,穿著牛仔褲,提著工作桶來回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
那段時間楊飛做得最多的就是擦玻璃。“臨近春節,很多人家開始大掃除,幾乎家家都要擦玻璃。”在家幾乎從來沒擦過窗子的楊飛每天就這么不斷地倒水、絞毛巾、擦窗,有時還得在11層樓進行“高空作業”。楊飛伸出雙手,他的左手大拇指和兩手的虎口已磨出了厚厚的繭子。“這個就是我每天絞毛巾絞出來的。”
“擦窗的時候我特別仔細,精神高度集中,擦桌擦地的時候有時還能哼個歌放松一下,擦玻璃時真的一點都不敢分心。”為了保證服務質量,楊飛常常犧牲自己的時間,明明4個小時的工作時間,他主動“加班”干上5到6個小時。高樓一開窗就很冷,擦玻璃的右手還稍微好一點,抓住固定物的左手就苦了。“擦完玻璃,左手都抽筋了,手指縮在一起像雞爪一樣。”
比擦窗更累的是“開荒”,這是家政行業的術語,意思是給剛裝修完的房子做保潔,清潔地板,把留在墻上的漆、膠等小心清洗掉。“開荒”勞動強度大,當天完成,做完為止,沒有時間規定。
楊飛曾經有一次從下午4點一直“開荒”到晚上10點多,連晚飯都顧不上吃。碰到這類長時間的工作,最痛苦的還不是吃飯,而是上廁所問題,因為有些挑剔的雇主是不允許家政人員用自己家的廁所的。“有個同事曾經上大號上到一半被雇主叫出來的。”好在楊飛還沒有遭到過如此的刁難。
盡管如此,在看到兒子那么辛苦以后,給他找這份工作的楊媽媽倒是心疼了,不過楊飛還是堅持了下來,連干了40多天,直到這兩天因為家里有事才離職。
能吃苦受高管夫婦青睞
工作時間長了,楊飛慢慢摸索出了經驗,他工作認真,態度謙卑,加上相貌談吐不俗,受到很多雇主的歡迎,成為“家政暖男”。
“我能聽懂的第一句上海話就是‘賣相老好額嘛’。”這是很多雇主,特別是老年人第一眼看到楊飛時夸獎他的話,聽得多自然也會講了。當然,更多的雇主打開門看到是一個如此年輕的小伙子都會一臉驚訝,覺得他可能不太靠譜,不過這時,楊飛高學歷的優勢就會顯現出來。
“一次在一位阿姨家里,我看到她在炒股票,我學的是金融,自己也炒股,就跟她聊了兩句,并建議她關注迪士尼板塊。”居然能與一名家政人員找到共同話題,阿姨自然高興不已,邊工作邊聊,越來越投緣,在聽到楊飛有皮膚方面的困擾時,這位阿姨還主動建議他去某三甲醫院,并且給他畫了一張詳細的路線圖,地鐵幾號線乘到哪站,下來以后哪條路轉彎……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