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阿姨難找不僅有供給側的原因,也有需求側的問題。曾有阿姨抱怨,說有雇主到她們公司選阿姨,第一句話就是農村來的不要。這種不太合理的預設,自然降低了找到好阿姨的幾率。
原標題:好阿姨都去哪兒了(話說新農村) 朱雋 《
人民日報
》(
2015年08月23日
09
版) 加強職業認可,提升服務水平,調整供求雙方心態,吸引更多的好阿姨投身家政服務業 這兩天,接連有朋友在微信朋友圈里發感慨,“找個好阿姨比找個好對象都難,愁!”“家里阿姨又要回老家,誰家有能帶娃的好阿姨,求推薦求分享”…… 說實話,阿姨難找,不是新鮮事兒。但這兩年的家政服務市場卻出現了一些新情況。人們不只在抱怨阿姨難找,更在抱怨阿姨的工資不斷走高。雖說勞動力成本增加是大趨勢,但如今在北京,月嫂每月1萬元、育兒嫂每月四五千元都已經算是慣常的薪資水平了。有些雇主為求一位省心的好阿姨,甚至愿意出更高的價格,可真正能找到自己滿意的并不多。為啥如此高薪還找不到好阿姨?好阿姨都去哪兒了呢? 好阿姨難找,反映了如今家政服務市場的現實,供給與需求依舊不匹配。從供給側看,供給不足已經從季節性向常態性轉變。前些年,每到春節,伴隨著農民工返鄉潮,“保姆荒”才會成為熱門話題,但如今這種“荒”大有向平日蔓延的趨勢。據北京市家政服務協會測算,北京600多萬戶家庭中至少有200萬戶需要家政服務,而家政服務員缺口達到150萬人。 數據顯示,我國家政服務員中農村富余勞動力約占90%,其中絕大多數為農村婦女。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從事家政服務是不少農村婦女進入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首份工作,也成為她們中不少人增加家庭收入、改善家庭生活的重要渠道。如今,家政服務員缺口變大,與近年進城務工農民工總量增速下降的大趨勢有關。其中,既有看到政策利好,部分農民工返鄉務農的因素,也有伴隨著產業轉移、家門口的就業機會增加的原因,更有親情難舍、不忍拋下家中老小的緣故。阿姨的總供給變小了,想在其中找到好阿姨的機會自然降低。 好阿姨難找,除了數量上的短缺外,更多反映的還是家政服務行業存在的結構性問題。有新興的互聯網家政公司利用云平臺進行過數據統計,在北上廣深四地,家政服務員多為初中文化程度,年齡層集中在40—50歲,缺乏城市家庭勞務技能培訓。而且從未來看,由于家政服務行業美譽度不高,職業認可度差,新生代農民工從事這一行業的意愿不強,阿姨綜合素質不高、年齡偏大的問題一段時間內將難以改變。 好阿姨難找不僅有供給側的原因,也有需求側的問題。曾有阿姨抱怨,說有雇主到她們公司選阿姨,第一句話就是農村來的不要。這種不太合理的預設,自然降低了找到好阿姨的幾率。 可以肯定的是,未來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城市家庭對于家政服務的需求不會降低,對于好阿姨的需求不會減弱。解決好阿姨難找的問題,一方面需要通過政策引導,加強對家政服務業的職業認可和職業培訓,提升從業人員整體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改變傳統觀念,調整供求雙方的心態,吸引更多的人愿意從事家政服務業,給更多的普通阿姨成長為好阿姨的機會。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