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5點半,天空剛剛放亮,成都市中心的一個蛋糕店里,一塊塊噴香的起司蛋糕新鮮出爐……23歲的小富站在柜臺邊,手法嫻熟的把一塊蛋糕和一袋鮮牛奶打包到了一起,并貼上了一張印有地址的標簽。不大一會兒,桌子上已堆滿了打包好的早餐……
6點05,運送員小齊走進蛋糕店,把桌上早已打包完成的早餐放進了自己的長方形背包中,隨后他騎著電動車駛進了小區。接下來的四十分鐘里,他在小區的各個樓道不斷進出,把早餐放到了預定業主們的快遞箱里。
對于小富和小齊來說,這種全新的工作方式已經持續了兩個月。然而在兩個月前,前者每天六點開門后的主要工作是“等待顧客上門”,而后者則是七點上班后,每天在時間上“毫無規律”的為顧客運送蛋糕。
導致小富和小齊工作狀態發生改變的,是長虹打造的1+N“智慧社區下的智慧家庭”的整體應用解決方案。在充滿“智慧”的社區中,商業、宅配、社交、家政等社會化服務資源被整合到社區APP平臺上,業主提前下單,蛋糕店即可提前備貨,和以往相比,蛋糕店的工作由“被動”等待成為了“主動”滿足。
“最初并沒覺得社區APP平臺有多大用途,只是簡單的把他和團購類網站歸類到一起。隨著我們自已使用平臺的深入化,我們發現在社區APP平臺上的業主交互行為是團購網站無法比擬的。”小富說。“圍繞著業主所在社區的生活圈,衣食住行全方位得以解決,生活質量有了明顯提升。”
現在,小富所在的蛋糕店僅早餐訂購量就達到每天近百份,對于這種“突如其來”的變化,小富顯然非常驚喜。“我們的蛋糕店是市區連鎖,所在店面的客流、業績不僅決定了我們的獎金,還決定未來發展。照這個趨勢下去,明年再開新店,我很有競聘店長的希望。”
然而在兩個月前,小富的狀態遠沒有現在這么好,“360行,行行出狀元,來這里之前我也換過好幾次工作,那時候總找不準自已的定位,似乎干什么工作都不稱心。做服務行業客戶流非常重要,沒有大量的客戶支撐,我們這種店面根本沒有未來可言。”小富回憶說,他表示,在客流最少的那段日子,自已甚至考慮過離職跳槽……
和每天在店內工作的小富相比,運送員小齊的感受更為明顯。“以前通過團購網站買蛋糕的顧客,不僅住址遠近雜亂毫無規律,在時間上也很難集中。一天當中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單出現在什么時間。現在智慧社區來了,大多數業主往往采用提前預定的方式,讓我們有了充足時間準備。此外由于社區平臺的口口相傳,蛋糕店的知名度比從前有了很大提升,客流明顯增多了。”
小齊還發現,除了出售實體商品的各家商店之外,小區周邊的家政公司、興趣班以及健身房等服務行業,也紛紛融入到智慧社區構建的商業生態圈當中。在同一個社區中,不同業務融入并細分,為所在社區業主提供了便利的消費和生活體驗。
據了解,和傳統的O2O模式相比,長虹智慧社區對社區周邊生態的融合與促進更加明顯。在技術上,長虹的通過社區門禁,光纖入戶等硬件層面業務,以及長虹自主研發的藍牙專利技術、安裝技術等實現了用戶日常生活中的剛需相綁定。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