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一名剛出生的男嬰,疑因先天性畸形——唇裂,遭家人注射氯化鉀致死。(《人民網》7月23日)
唇裂,真的有那么可怕嗎?有沒有治愈的可能?據介紹,唇腭裂是指先天性的上嘴唇開裂,是口腔頜面部最常見的先天性畸形。有單側裂開,也有雙側裂開的。在上海,唇腭裂的發病率為1.71‰。發病原因不明,遺傳比例低,僅占15%左右。
醫院教授表示,唇腭裂是先天畸形疾病中治療效果最好的,手術已經相當成熟?,F在醫院已經可以做到唇裂孩子在外觀上接近正常人,修復后的上唇解剖結構自然,唯一是會留下一道疤痕。并且普通的唇裂一次可以修復,治療的費用一萬左右,各個醫院價格略不同。
每個生命都應該被好好對待,即使他有可能不是那么健康,但是一生下來也是有人權的。對于崇明男嬰的不幸,我們除了感到非常惋惜、要多宣傳普及相關知識,避免類似悲劇重演之外,還要對該起案件進行深入的剖析并依法嚴懲相關作案“兇手”。
由于憎惡“丑陋”外表導致的悲劇,筆者主為有以下方面原因:一是過于注重儀表的傳統習俗;二是以貌取人的習慣仍然根深蒂固;三是近些年“看臉”的說法成為主導話語,戲謔和調侃背后是人們內心或多或少的認可,更是整個社會潛在的價值取向;四是當“顏值”成為了評判個體無論男女公開、必須的依據,由于長相所造成的偏見與歧視便隨之而來等。
要想讓“缺陷嬰兒”等能夠遠離這些“魔手”,社會各界還需要做出更多努力。一是刑法修正案嚴懲虐待、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等犯罪懲罰力度,對此要加大宣傳,對那些想要伸出“魔手”的人起到震懾作用,當非法剝奪生命,哪怕只是自己剛出生“缺陷嬰兒”的生命也屬謀殺罪的觀念深入人心之后,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減少虐待殘害生命的事件發生;二是加強醫院、家政等行業的自律規范,明確醫院和家政公司的連帶責任,促使其對醫護等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和培訓,并且建立行業內“黑名單”制度,一旦出現虐待等行為,應取締其從業資格,并依法嚴懲不貸。(方紅城)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