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到家上市敲鐘的場景,已經在陳小華腦海中閃現無數次,“我們的目標是給1000萬勞動者發工資,未來登陸美國資本市場,敲鐘的是鐘點工和搬家師傅,我們要改變一代人的生活。”58到家CEO陳小華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雜志采訪說上述這番話的時候,他的眼睛亮了,眼神里寫滿的憧憬和信念,讓人無法有一丁點的懷疑。
沒傘的孩子要學會奔跑。從小到大,陳小華也許就是那個“沒有傘的孩子”。出身農村的陳小華,對基層勞動者有一股特殊的情愫。父親的影響造就了陳小華堅韌的性格。他讀初三那年,姐姐高三,二哥大專三年級,大哥大學畢業發生了車禍。爸爸一個普通工人的工資,要給大哥治療還要供三人讀書,家里吃不起豬油,最后連茶油都吃光了。兄妹三人幫人插秧賺錢,陳小華一輩子不會忘記,“湖南夏天的晚上九點,迎著月亮干活,蚊子特別多。”
正是小時候艱辛的成長歷程,鍛造了他堅毅的性格。“跟小時候的苦比起來,創業的壓力根本不算什么。當你走過草地,就不會覺得解放戰爭有多苦了。”陳小華畢業后揣著二哥給的五千塊錢,只身來到深圳創業。最艱難的時期,每天從早上10點工作到凌晨3點,沒日沒夜。
陳小華創業,用許多人的話說就是“自討苦吃”,因為他選擇了從最基層的保潔、搬家和美甲業務等大公司看不上的臟活累活做起。他肩上的擔子很重,對于58同城來說,打通服務閉環的想法已有兩三年。曾經試圖用大眾點評的方式解決信息質量,用實名制推出誠信房源,甚至想過團購、電商的方式,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58到家的成立,正可謂一次自下而上的逆襲。
不僅如此,在中國或許很難找出一家初創企業,既要融資又做投資。58到家堅持除保潔、搬家和美甲自營外,其它品類向第三方開放。計劃三年虧3億美金,每年拿出部分資金投資創業公司,可是沒人信。一次,陳小華參加O2O論壇,嘉賓說,“不要聽58到家忽悠,他們不會投資任何創業者,就是想看你們的數據然后自己做。”作為投資圈的新人,盡管質疑聲從來沒有停止過,但坎坎坷坷一年下來,陳小華對第一年的成績很滿意,“我給自己打9分”。4月底58到家2.0發布會上,他一口氣宣布了四起投資:美到家、點到按摩、58月嫂、呱呱洗車,“我們應該算是O2O投資最活躍的TOP3,搶了紅杉和經緯不少項目。”
行業精英總是備受關注,競爭對手的不斷挖角也從未停止過。陳小華回憶,2008年金融危機,58同城賬上只剩50萬元,發個工資都會掛掉。一位互聯網大佬把陳小華拉到花家怡園聊了一宿,“小華你過來吧,我和58的投資方說了,給你們清盤。”陳小華當時大為惱火,“在58最艱苦,他最春風得意的時候挖我”,陳死活不干。凌晨4點,陳小華走出花家怡園,心想我永遠不會去這家公司。結局頗具戲劇性,58同城比對方早一天在紐交所敲鐘。
“創業不是寫金庸小說,從一個山谷跳出來就很厲害。” 回首在58同城的日子,想起萌生創業念頭后姚甩給他1億美元啟動資金,58到家獨自走上賽道的過程,栽過不少跟頭的陳小華不會心存僥幸,“我也擔心我會死。”陳小華說,O2O是目前中國最頂級的賽場。在有人拿5億美金,向地面投5000人,劈天蓋地殺過來之前,他必須拼命跑,迎擊那場勢均力敵的對抗。陳小華相信遇強則強的道理,“垂直領域的小玩家,結局不會太樂觀。要創造奇跡才能活下來。他口中的奇跡,就是雷軍苦守金山16年完成公司成人禮。
2014年底,58到家交了一份亮眼的答卷:截至今年5月,已經覆蓋30多座城市10多個品類。僅保潔一項,半年時間就超過了中國最大家政公司10年的交易量。但O2O注定是個燒錢的行當,58同城對58到家的投入也從1億美元提高到1.5億美元。數字仍在上漲。
如今,上門經濟的所有領域,幾乎都有陳小華的身影,他賭了整個賽道。陳小華從不懷疑自己的判斷,“創業不但要吃得了苦,也得經得起誘惑,遇強則強,你把誰當對手,你的檔次就自然確定了。做垂直可以在短期內達到一個商業高度,平臺卻需要一百倍的勇氣,但一旦建起來就沒有天花板。”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