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喬國軍
中國江蘇網6月3日訊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廣大群眾對健康服務的需求持續增長。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扶持并鼓勵發展健康服務業,我市緊抓這一機遇,獲得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第十五次市長聯席會議批準,牽頭設立長三角協調會健康服務業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有望7月掛牌,還將籌建“長三角名院名科名醫網”,屆時,揚州市民有望不出揚州就能享受到長三角名醫的診療服務。不僅如此,“專委會”還將帶來5類便民“福利”,大大方便市民生活。
部門行動
揚州牽頭設立長三角健康服務“專委會”
為“健康城”產業注入新活力
進入本世紀,隨著我國人口結構的不斷變化,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當前,健康服務業已日益成為新興產業。記者昨從我市牽頭組織實施長三角協調會健康服務業專業委員會工作進展情況匯報會上獲悉,今年3月26日,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第十五次市長聯席會議批準我市牽頭設立“專委會”,這是長三角協調會首次批準由地級市牽頭設立的“專委會”。
為盡快啟動“專委會”籌備工作,今年4月,市發改委向長三角所有成員城市相關職能部門發出邀請函,并吸納長三角成員城市共同參與“專委會”建設。截至目前,已有上海、南京、杭州、寧波、合肥等18個成員城市正式復函申請加入健康服務業專委會。據悉,健康服務業專委會有望今年7月在揚掛牌,為揚州打造“健康城”產業注入發展新活力。
意見解讀
五個工作組
將帶來各種便民“福利”
根據《長三角協調會健康服務業專業委員會暫行管理辦法》等相關征求意見稿顯示,“專委會”掛牌成立后,將給長三角各成員城市的居民帶來各種“福利”。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揚州之所以牽頭設立健康服務業“專委會”,不僅因為揚州健康服務業發展已取得喜人的成果,還想通過專門的協調組織,共同推進長三角地區健康服務業一體化發展。
2013年以來,中央、省、市先后出臺健康服務產業意見,形成完備的產業政策體系。同時,各級黨委政府也高度重視健康服務產業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2014年揚州全市健康服務產業增加值達到223億元,增長16%。此外,打造宜游宜居宜創城市,既是揚州城市新定位,揚州獨特的城市特質、中等的城市規模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也十分適宜發展健康養生養老產業。
基于健康服務業涵蓋范圍廣、涉及行業多的特點,“專委會”由市發改委牽頭負責實施,下設秘書處、專家委員會和母嬰護理及親子早教、異地健康養老、飲食休閑文化、醫師多點執業、體育健康等五個工作組。專家委員會也將依托長三角地區相關政府機構、高校和行業組織等多方資源,聘請經濟交流與合作、醫政管理、體育賽事管理等領域的專家作為專委會的智庫,跟蹤健康服務業產業發展趨勢,并提供權威的咨訊與咨詢等服務。
◎母嬰護理及
親子早教將有標準
近年來,科學育嬰的方式很受年輕人歡迎,這就導致母嬰護理市場異常火爆,從而出現了月嫂緊缺現象。在這種情況下,不少家政公司為了搶奪市場,先后對一些家務助理(保姆)進行簡單培訓后,就讓其以月嫂的名義上崗。我市某家政公司負責人陳先生表示,因為服務意識錯位,既造成當前母嬰護理行業的混亂局面,也給不少家庭帶來了經濟和健康的雙重損失。
為遏止行業亂相,母嬰護理及親子早教組的工作將負責制定母嬰護理及親子教育標準,爭取國家授予“母嬰護理專業技術人才認證資質”,推動長三角區域母嬰護理和親子教育產業健康發展,還將以品牌加盟、連鎖經營等模式,擴大產業合作與交流。
◎綜合型養老社區
探索新型養老模式
作為健康服務業的延伸產品,家庭病床項目是以家庭作為護理場所,選擇適宜在家庭環境下進行醫療或康復的病種,讓病人在熟悉的環境中接受醫療和護理,既有利于促進病員的康復,又可減輕家庭經濟和人力負擔。我市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模式在文峰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從2010年開始成型,到2014年已經發展到100多張床位,目前正在積極招引醫護人員,爭取在今年達到200張床位。
相比家庭病床項目的探索,異地健康養老工作組不僅負責推動社會資本進入,促進醫療與養老融合發展,培育成熟的社區連鎖養老中心,開發綜合型養老社區,促進品牌化、規模化、連鎖化運營,探索新型的養老模式。
◎用淮揚菜開發
健康養生菜系品牌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