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前,經過省人社廳組織的第三方評估、綜合評審、公示等程序,2015-2016年度省級家政服務員培訓輸出基地揭曉,秦皇島市杰出職業培訓學校、海港區夏 娃職業培訓學校在全省近30家候選基地中脫穎而出。本年度全省共確定基地12個,我市占2席,培訓周期結束通過驗收,省級財政將給予每個基地100萬元的 示范基地補貼。幾年來,秦皇島市全面貫徹省廳創建省級示范性家政服務培訓基地的各項要求,充分調動培訓機構、家服企業、各級就業服務機構的積極性,強化監 管職責,落實扶持政策,并一以貫之,努力建設家政服務培訓工作的長效機制,全力打造服務高效、管理規范的家庭服務產業。
一、強化組織領導,明確監管職責
在實際工作中,牢牢牽住“局內協調、部門協調、市縣協調”這個“牛鼻子”,提綱挈領。一是持續強化組織領導。發揮市局促進就業工作領導小組作用,變“單一監管”為“協同監管”,局內部門參加監管工作組,負責省級示范基地以及4家市級示范基地,年培訓3400人的監管任務,真正實現全市家庭服務培訓開班審批、過程監控、補貼發放的全過程、多方位監管。二是持續推進社會化監督。在 監管過程中,及時與財政、民政、工會、婦聯等家庭服務業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溝通,接受成員單位監督。引入第三方評價機制,聘請有資質的定點會計審計機構對培 訓結果進行績效評估,接受第三方監督。在市局網站發布所有培訓班次信息,公布舉報電話,確保培訓過程公開透明,接受社會和服務對象監督。三是持續保持市縣共管模式。受市局委托,我市三縣六區家庭服務綜合協調機構切實履行本轄區內家政服務員培訓的監管責任,對省、市級示范性家政服務員培訓基地在基層舉辦的各類培訓班,均采取了直接監管、委托監管、聯合監管等多種形式,確保監管不留死角。
二、深化制度建設,完善監管措施
在監管過程中,嚴格按照省廳要求,完成規定動作,做好自選動作,始終把制度挺在前面,嚴把“過程關、質量關、就業關”。一是嚴格開班審核制度。家庭服務培訓全部納入農民工培訓規劃,經過各級培訓監管機構審核,條件具備后方可開辦。并根據培訓機構所在地、培訓生源地、培訓后就業地,按補貼發放渠道,實行統一報送計劃,合理安排培訓補貼申領、發放層級,保證家政服務培訓工作全市“一盤棋”。二是嚴格過程監控制度。監 管小組根據培訓計劃安排監管值班表,財政部門、市局相關負責同志參加,除每個班次開班結業必需到場外,隨機抽查不少于3次,每次檢查不少于3人。引入互聯 網實時監控技術,對培訓進行全天候、不間斷管理,監管人員隨時可以調閱培訓影音,隨時進行拍照、錄像,確保培訓不走形式,不走過場。三是嚴格檔案管理制度。除書面形式的開班申請、課時安排、培訓學員花名冊、影像資料外,重點做好了每個班次簽到表、就業回訪表、勞動合同或家庭服務業協議等書面檔案材料的整理,確保檔案材料符合邏輯,合理合法合規。四是嚴格就業實名制度。自 我加壓,省、市兩級所有培訓班次培訓就業率統一提高到80%,并將合格人員全部納入市級家庭服務從業人員實名信息庫,按照3年1萬人培訓就業規劃,對就業 狀況實行動態管理,建設家服企業從業人員數據庫、就業家庭信息庫,逐步實現全市整個家庭服務行業的就業實名信息全覆蓋。五是嚴格跟蹤回訪制度。按照實名制要求,每半年對家政服務從業人員、從業家庭進行跟蹤電話回訪,總結培訓經驗、幫助落實就業幫扶政策等,適時舉辦技能大賽,作為檢驗培訓成果,落實培訓效果的重要舉措持之以恒。
三、落實扶持政策,形成長效機制
在做好培訓監管的同時,積極研究出臺相應政策,形成政策保障機制,打通服務培訓機構、服務參訓人員的“最后一公里”。一是研究出臺市級示范基地政策。鼓勵和培育一批有一定培訓基礎和實踐經驗的培訓機構參與到培訓工作中來,通過競爭機制和進退機制,做到成熟一家、達標一家,確定一家,并參照省級標準積極爭取市級基地補貼。二是明確培訓補貼申領層級。屬于市級培訓補貼申報的嚴格把關,屬于縣區培訓補貼申報的,做到培訓補貼發放、培訓考核、人員名單備案,真正為培訓機構松綁減壓。三是拓展職介補貼范圍。針對職業介紹補貼申領過程中的問題,我們充分發揮家庭服務業指揮中心作用,對從事家庭服務職業介紹行為進行過程監管,對于承諾免費開展職業介紹服務的,將統一組織簽訂勞動合同、家庭服務協議,統一申領職業介紹補貼。四是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針對家庭服務業從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相對集中的特點,我市將在家庭服務監管服務模式中積極落實“三類”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政策,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待遇,并積極探索家庭服務從業人員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和用工家庭財產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使家庭服務三方風險降到最低。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