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平陽支站訊 昆陽一小一年級361名學生,有155名視力不良;縣小三年級某班45名學生,有23人患齲齒;蕭江二小全校1615名學生,有720名近視、442人患齲齒;鄭樓小學的學生視力情況良好,但齲齒情況卻頗為嚴重。此外,數據顯示,有近兩成的學生體重超標。
秋季開學后,平陽縣多所小學陸續組織學生開展體質健康檢查工作。從檢查結果來看,視力不良、齲齒、肥胖儼然成為小學生的三大健康問題。齲齒率及視力不良率呈低齡化和上升趨勢,并已占到了半數左右。
年級越高,近視率也隨之逐年增高
數據顯示,蕭江二小學生視力不良率2013年為32.01%,2014年為32.23%,2015年有所升高,達到44.58%;昆陽一小一年級小學生361名中有155名視力不良,其中男生81人,女生74人;鄭樓小學一年級學生視力低于5.0的學生有70名。數據還顯示,年級越高,近視率也會隨之逐年增高中,近視率增幅最大的是小學四年級,視力不良率最高的是六年級。
縣婦幼保健院兒保科醫生周陳露告訴記者,幼兒園小朋友患散光也在逐年增加,“如果是重度散光,沒有及時治療和矯正的話,勢必會造成小學生視力不良比例的增高。”
記者通過調查,發現過多使用數碼產品和坐姿不正確是造成近視低齡化的主要原因,其中數碼產品對眼睛的危害最大。
縣人民醫院眼科主治醫生謝晉說,近年來,到眼科就診的小學生越來越多,因遺傳因素而近視的情況并不多見,大多是由于過度使用平板電腦和手機的緣故。長期注視熒光屏會導致包括視疲勞、干眼、視力模糊、視力下降等癥狀出現。個別孩子喜歡在晃動的車廂里玩手機,更增加了眼睛遠近頻繁費力調節的負荷,促使近視的產生。謝醫生表示,現在家長對孩子的護眼意識不高,基本是看不清楚黑板字了,才來醫院檢查。假性近視轉為真性近視,有時只需要半個月而已,因此很容易錯過最佳治療時期。
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小學生,在受訪的小學生中,大部分對于電子產品表現出了迷戀。“我每天都要玩我爸爸的手機,有時候晚上躺在被窩里玩游戲。”“我喜歡用平板電腦看動畫片,能坐著看也能躺著看。”
經營了20多年眼鏡店的陳先生表示,以前來購買眼鏡的人多為初高中生,現在是小學生唱主角了。有些一二年級的學生來驗光,度數已經有兩三百度。如果一個學生小學一年級就近視,以每年近視50~75度的增長速度來計算,等他讀中學時,就非常可能發展為高度近視。越早近視,度數增長的概率越高。
謝晉建議,近視后要減少數碼產品的使用率,注意控制用眼時間,不要太近距離用眼,多親近大自然。同時,家長每半年要帶孩子做屈光和視力檢查,并選擇適合的光學眼鏡矯正。

醫護人員為小學生檢查視力
一個班里,過半孩子患有齲齒
記者隨機采訪了10名小學生,每個學生都表示喜歡吃零食,有些甚至每天都會吃。當詢問是否有認真刷牙時,只有3個孩子回答每天刷牙,但很少做到一天刷兩次牙;還有3個學生說,自己偶爾刷牙,爸爸媽媽沒有強制他們要刷牙。
看完今年學生的齲齒統計數據,縣小的林潔心老師甚是擔憂:“一個班45名同學,有23人患有齲齒,比去年二年級時有所增加。去年,我們已經建議家長要帶孩子去做窩溝封閉了,不過很多家長不重視它。”她表示,在校禁止孩子吃零食,在家只能靠家長監督。接下來,她會在家長課堂里特別強調護牙的重要性,以及齲齒的危害性。
“我們家孩子刷牙就像打戰一樣,每次都得我們夫妻倆齊上陣才行。”陳女士說,自家孩子很討厭刷牙,但又愛吃糖,現在有了2顆齲齒才知道后悔,說自己以后不吃糖了。關于窩溝封閉可預防蛀牙,陳女士表示自己不清楚,如果知道早到帶孩子去做了。
縣人民醫院蕭江分院的副院長鄭志峰告訴記者,2012年至2015年,蕭江片區的小學生齲齒比例逐漸上升,這跟孩子的飲食習慣分不開。“正確的刷牙方式是上下刷,里外都要進行清潔,早晚各刷一次,每次刷牙不少于三分鐘。”鄭院長說,很多家長沒有愛牙護牙的意識,我縣適齡兒童窩溝封閉項目實行至今,主動帶孩子上門的家長很少。如果孩子已經患有齲齒,就不能實施窩溝封閉了。
縣人民醫院牙科醫生何曉松表示,由于兒童的乳牙特征和偏愛甜食的飲食習慣,使得他們很容易患齲齒。何曉松介紹,齲齒多為沒有按時刷牙等原因造成,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對孩子以后的牙齒發育造成影響,易得牙髓炎,牙周炎,咀嚼功能和頜骨發育也會受到阻礙。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