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1》2015年11月13日完成臺本
——青少年艾滋病,怎么防?怎么控? (節(jié)目導視)
解說: 廣州,青少年學生艾滋病報告病例,年均增長46%! 解說: 杭州,青少年學生艾滋病報告病例,同性傳播占比80.7%。 浙江大學校友: 單純只放一臺機器在這兒肯定不夠的,肯定還要有宣傳和引導。 解說: 青少年學生同性傳播,兩地數據說明了什么? 中國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控中心主任吳尊友: 這個人群、這個傳播途徑是目前的艾滋病防治最具有挑戰(zhàn)性的一個問題。 解說: 《新聞1+1》今日關注:青少年艾滋病,怎么防?怎么控? 主持人王寧: 觀眾朋友晚上好,歡迎走進今天的《新聞1+1》。 其實說到艾滋病的防御,我們很多的人都可能會把時間指向每一年的12月1日,因為這是世界艾滋病日。那這一天媒體的報道也會鋪天蓋地而來。但是這兩年我們也看到了一個社會的進步,就是一些不斷地這個數據的更新和這個防控工作的進展都會及時地向媒體公布,也讓我們時時刻刻的能腦子里繃緊這根弦來關注防艾。 比如說前幾天廣州共公布了一個數據,我們來看一下,這是廣州市全國第三輪的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qū)的一個關于青少年學生艾滋病防控的一個方案。里邊我們看到了這樣的數字,從2002年到2014年,廣州學生的病例的比例從2002年的0.74%上升到了2014年的3.91%。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看到廣州市青少年學生艾滋病防治的形式非常嚴峻,以年均增長46.37%的速度在快速地上升著。這段話里面有兩個關鍵詞,一個就是青少年學生的比例在增加,第二個就是年均的增長達到了46.37%。 好,都說青少年是未來,是希望,當他們遇到了艾滋病這樣的事情,到底應該怎么辦,怎么防?所以這個時候我特別希望正在收看我們節(jié)目的家長,可以暫時放下您手邊的活兒,放下手機放下微信,我們安靜地看一會兒。今天我們就先從幾則新聞說起。 (播放短片) 解說: 近日,浙江省衛(wèi)生計生委宣布,未來1年內,將在浙江128所高校中,全部安裝計生藥具自助發(fā)放機,為高校學生免費提供避孕藥具。消息一出,立即引發(fā)公眾熱議。 大學生: 校園里面不太適合擺這樣的機器。 大學生: 我覺得不太適合,但因為沒辦法控制,不能避免出現各種麻煩,所以設置還是有些必要的。 解說: 實際上,安全藥具進入高校校園,早就不是什么新鮮話題,全國多地高校也都曾有嘗試。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媒體也將這一新聞,與當前嚴峻的防艾形勢聯(lián)系在一起。來自浙江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去年1月至10月,浙江省新發(fā)現學生病人104例,較2013年同期上升85.7%。 浙江大學校友: 光放一臺機器是不夠的,還要有一種宣傳和引導。大學是個教育機構,引導是一部分,但這只是一個硬件,還需要有軟件配的。 解說: 數量增加,速度加快,更大范圍內的數據統(tǒng)計顯示,全國各省份都有青年學生感染艾滋病的報告。2013年,學生感染艾滋病人數過百的省份僅有5個,而到2014年,這一數據超過10個。 天津艾馨家園工作室負責人阿勇: 大學生在他這個年齡階段,本身是一個活躍的時期。青春期(很多人)第一次離開家,離開了父母,也少了這種約束,沒有了約束他可能會在性的需求上會更加放縱一些,難以把握自己。 解說: 就在三天前,廣州也傳來了同樣令人不安的信息。在該市一份艾滋病防控的工作方案中,顯示廣州市內青少年學生艾滋病防治形勢日益嚴峻,報告數以年均增長46.37%的速度快速上升。其中,這些病例以男男同性傳播途徑占絕大部分。而據估計,廣州市存在男男性行為的學生規(guī)模人數,超過了5000人。 國家艾滋病防治高校志愿者項目負責人肖冬: 我們就覺得現在很多在高校的年輕人,現在非常需要有一些主觀上,還有途徑明確、行為正確的這種引導,同時也能夠有一些更多的機構還有學校,可以關注到青年人在性活躍期的這種安全防范的保護工作。 解說: 全國來看,形勢同樣不容樂觀。2014年,我國新報告的所有艾滋感染者和病人數量為10.4萬,而2008年的數字是5.6萬,增長了不到兩倍。然而,同期高校學生艾滋感染者和病人數量,卻翻了將近四倍。 主持人: 好,接下來我們就用數字來說話,來看一下全國青少年感染的人群。我們來看,2008年青少年的感染人群數是482例,而到了2014年的時候,這個感染人群已經達到了2552例。而且我們看到,青年學生當中,男性同性性傳播的比例,從2008年的58.5%已經上升到了去年的81.6%了。這里面也有兩個特點,一個是增速快,第二個就是男性同性性傳播的比例的增速也非常得快。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yè)陪護、服侍老人、醫(y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