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朝陽區李女士的兒子上小學沒多久就告訴她,課間十分鐘,除了喝水和上廁所,不可以出教室。李女士心疼孩子,讓他多喝水,增加活動量。但是孩子很聽老師的話,課間不敢隨便離開教室。學校還規定,午休時學生也不能到操場玩,只能在教室待著;放學后馬上離校,不能留在學校玩。
課間不許學生跑跳、不許到操場活動,學校不組織體育、游覽、參觀等課外活動,其實,這些早已不是北京某些學校出現的個別情況,這種便于管理、又不會出現安全問題的“圈養”教育方式在當下已經非常普遍,而校方及老師都有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那就是為了孩子的安全。
學校是孩子的第二個家,一周當中,學生有5天要在學校度過,每個學生每天的在校時間大約為7小時左右,而他們全天的課間時間加起來也超不過一小時。緊張的課程結束后,活動活動松口氣是為了更好地投入到下一節課的學習,如果連短暫的課間10分鐘都要被剝奪的話,那么,孩子一整天都要處于繁重的學習當中,沒有活動、沒有交流、沒有自由,這樣想想,簡直是摧殘。
課外活動是課堂學習的延伸和繼續,孩子們需要在有益的活動中學習,在有趣的活動中快樂成長。“圈養”的做法無疑是將鳥兒關進了籠子,其后果是嚴重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更重要的是,這種做法扼殺了孩子的天性,束縛了孩子的健康發展。
看看當下孩子們的現狀:內向孤僻、不會與人交流的孩子越來越多;體重超標的小胖墩比比皆是;一二年級就戴上厚厚鏡片的孩子逐年增多;跑跑跳跳,甚至是稍做運動就出了“傷工”……不得不承認,這些都與學校“圈養”的教育方式有著直接的關系,越是怕孩子的安全出現問題,就越不敢放手,越是死看死守,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就越受到傷害,這本身就是一個惡性循環。
關注孩子的安全無可厚非,但以保護孩子安全為由而忽視了孩子的健康發展就大錯特錯了。其實,大家心里都清楚,不管是學校還是老師,都怕孩子在校期間出現安全問題擔責任,這才是問題的根本所在。好多學校不準學生提前一分鐘進校門,也絕不允許放了學的孩子在學校多留一分鐘,哪怕是在下雨的日子,因為學校考慮的是在那些“非工作”的時間里萬一出了事兒誰來負責?而沒有人考慮孩子即使淋著雨也要被強行禁止在校門外會給孩子帶來什么影響。這樣看來,以安全為借口而禁止了孩子的一切課間活動并不是為了孩子,而是為了推卸責任,這種以愛為借口的摧殘更讓人感到深惡痛疾。
因噎廢食的做法當休矣!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學校應該一切以學生為本,真正關注孩子的成長,做到德智體美勞并重,真正擔負起監管的責任,讓校園真正成為孩子們學習和生活的樂園!(張威)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