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0年參加工作以來,她堅持以學習的魅力來影響學生成長,用愛與生命譜寫教育的樂章,讓教育真正實現生命的價值。在25年的教學生涯中,她不斷磨礪自己的教學水平,重視教學的課堂高效,積極對孩子進行健康的思想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對學生賦予真摯情感的呵護。
她說,每個教師都應握一盞“阿拉丁神燈”,心中踏實,腳步穩健,以無窮的魅力去助力學生前行。她就是莒南縣第八中學地理教師劉曉華。
個人簡介
劉曉華,莒南縣第八中學地理教師,先后獲得全國優秀教師、山東省特級教師、山東省第二期齊魯名師、山東省中小學教師遠程研修課程專家、山東省教學能手等榮譽稱號,出版個人教育專著《追夢的足跡》。
教學感悟
做一名優秀教師必須超越平凡,向專家型教師努力;必須深入研究和認識學生的自然發展規律,致力使教育與其自然發展相一致;還要著眼于學生的現在和未來,著眼于學生一輩子的學習與快樂。
痛心:網癮學子荒廢學業
2007年,劉曉華在迎接初一新生報到時,發現了小于不同于其他學生。“只有他沒有家長陪同?!眲匀A說,通過多方面的打聽得知,小于的父母做小商品的批發生意,平時很少有時間陪伴他。“他打游戲已經上癮了?!?/p>
經過劉曉華的觀察,她發現小于各方面的品質都很好,智商很高,但是網癮影響了他的發展,尤其是對英語的學習沒有一點興趣。于是,劉曉華和小于約定,如果他能夠在英語課堂上表現好,積極回答問題,平時愿意和同學用英語交流,劉曉華可以允許他每周玩兩個小時的游戲。
為了小于更好的發展,劉曉華不僅鼓勵他努力學習,爭取將來上大學時能考取計算機專業,而且還組織班會不止一次對游戲成癮的危害進行討論,讓同學們明確,單純的玩游戲,會荒廢學業,得不償失。在初中3年里,小于控制得比較好,升入高中時的成績也很高。
小于進入高中后,由于父母做生意的需要,全家遷到了外地,再次聽到小于的消息,是他在高二就輟學了!吃驚之下,劉曉華輾轉聯系到小于的父親,原來小于禁不住游戲的誘惑,最終讓學業夭折,荒廢了人生。
痛心之余,劉曉華深刻地反思,為什么在初中這一段可控制,換了老師和學習環境,會發生這樣巨大的變化?為什么教育輸給了網絡游戲?劉曉華認為這是教育教學的魅力不夠。在某一時段,某一老師的魅力可能影響一時,卻終究沒能敵得過網絡游戲的誘惑。很多時候,教育沒有讓學生感受到持續的、真正的學習魅力,不能做到讓學習的魅力大于游戲的吸引力,沒有使學習的影響深遠到學生的將來,無法實現教育的生命價值。
創新:游戲與實踐活動相結合
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有魅力的課堂,應該是可以深深吸引學生的磁場。劉曉華結合自己的地理專業,嘗試著用游戲和實踐活動相結合的方法,來幫助學生更好、更輕松地學習。
比如,在“等高線地形圖”的學習中,利用大小不等的幾個硬幣和拳頭來說明山地的地形形態:山頂、鞍部、山谷、山脊、陡崖、緩坡,學生在“拳與錢”的游戲里完成對等高線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為了增加游戲的吸引力,闖關快且成功率高的同學或學習小組可以得到不同獎勵的卡片:“加分卡”“優先卡”“討價卡”“免費卡”。
這樣以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為基礎,以學法指導和能力培養為核心,以自制學具、多媒體課件為輔助手段的闖關學習,使課堂成為學生易學、會學、樂學的學堂。其實,學習地理,不僅是學習地理知識,更要養成一種地理情懷,吸取天地精華,提高自我品質。
而地理實踐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它能將教材內容直觀生動地擺在學生面前。為此,她經常組織學生到當地氣象局去學習,聽取《天氣系統》的知識講座、參觀氣象臺的科普基地、天氣預報制作中心、早期氣象觀測工具展室、人工干預氣象工具等,并親身體驗測量氣溫、降水、地溫、蒸發量、風向、風力等相關氣象數據的方法,觀看專家們的多媒體演示、以及現場疑問解答、模擬演示等等。
貼心:為學生解除心理紛擾
25年的教育求索,從青春年華走向人到中年,由熱情到沉淀,摯愛教育之情始終未變。因為這份愛,一路走來,一路心香,在每一個與學生相處的日子里,與他們共歡樂、同憂傷,學生的每一點成長,都是劉曉華的快樂;學生的每一次進步,都是劉曉華的幸?!?/p>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