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改革是為了學生能更好地學習,這個學習不僅僅是對教學知識的掌握,更是為了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10月23日,一場著眼“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改革攻堅工作,在襄陽市高新區市二十七中拉開序幕。這一天,湖北省重點課題“健康課堂”正式落戶高新區,并舉辦現場研討會,全省教育系統相關研討會代表近400人參加研討活動。
與此同時,襄陽市高新區各中小學結合“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大家唱、大家跳”等活動,拓展“健康課堂”課題研究領域,廣大中小學教師、學生參與課改的熱情高漲。

健康課堂課改“風向標”
在襄陽市高新區,課程改革和課題研究可追溯到十年前。2003年學江蘇洋思中學,做過“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專題研究;2006年學“杜郎口”模式,嘗試過“探究性學習策略”的實踐,做過“三三六”展示課堂的探討;2010年,襄陽市高新區在中小學提出打造“高效課堂”的要求,做過“高效課堂學生自主學習”策略的課題研究。
從那時起,襄陽市高新區的課程改革與課題研究相輔相承,一直激勵著教育前進的步伐。期間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仡櫿n題科研之路,眾多課題研究很難成體系,和家長、社會對學生全面發展、身心健康的要求還有差距。
有鑒于此,襄陽市高新區教育人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怎樣才能實現減負增效?怎樣才能讓學生健康成長?怎樣才能充分實現學生的各種非智力品質,實現教學相長、內外結合優質發展?什么樣的課堂模式才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金鑰匙”?
今年暑期,襄陽市高新區主辦了2012高新區中小學教師集中培訓主題報告會。會上,湖北省教育廳課題組專家在給全體老師作報告的同時,把省教育科學規劃“十二五”重點課題——“健康課堂”理念帶給高新區老師們。當時,適逢湖北省“健康課堂”開題實施,因為多年課改的執著探索,襄陽市高新區有幸成為全省這一課改實驗區。
健康課堂激發興趣
在高新區,襄陽市二十七中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步伐一直走在前列。如今,經過多年實踐,襄陽市二十七中以“自學——互動——檢測”為主導的“三環六步”教學法卓有成效,成為襄陽高新區“健康課堂”推行工作的范本,在全區范圍內推廣。11月27日,市二十七中一堂普通的數學課——《求一次函數的解析式》,得到課題組專家的高度評價。
當天上課伊始,在簡單的導入語之后,黃莉老師在電子白板上投影出3個問題。這3個問題的總標題叫做“自學準備”,這是市二十七中“三環六步”數學法中的第一環——“自學”中的第一步。
在以校長王明遠為核心的襄陽市二十七中教學研究團隊的眼中,課堂的全過程應該是學生自學的過程。課堂教學的關鍵在于學生的“學”,而不是教師的“教”——教師教得好不是決定性因素,學生學得好才是終極目標。因此,襄陽市二十七中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留給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時間,讓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變成積極主動思考,“自學”成為新教學法中的第一環,也是最基礎的一環。
在“自學”環節結束之后,教師會根據學生自學的內容,在黑板上列出3~4個問題,由學生獨立思索過后,如有不懂的問題,老師會引導讓學生們互相幫助,在討論中尋找解決的方法——這無疑是最好的選擇。當然,學生畢竟是新知識的接受體,他們不可能僅靠自學或在與同學的探討中就能理解全部的書本知識。因此,對于一些較難的或都是創新性的問題,襄陽市二十七中的教師會采取“師生互動”的方式來教授,這正是“互動”環節的第二步。
“健康課堂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就是解決學生厭學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怎樣把學習變成孩子內心真正的渴望。”湖北省教育廳課題組專家指出,無論是哪個學科,老師都應學會從陳述知識到策略知識,學會課程資源的有效開發,以此讓課堂變得有滋味。
健康課堂任重道遠
襄陽市高新區社會事務辦接題之后,多次向省“健康課堂”課題專家請教,并組織業務骨干到紅安學習考察,邀請省課題專家組成員到高新區指導工作。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