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縣教育局,江漢油田教育實業集團:
現將我廳制定的《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各地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湖北省教育廳
2014年10月30日
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省委十屆四次全會精神,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和《湖北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等文件精神,結合我省實際,現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校園文化是學校在長期教育教學實踐中積累形成的師生員工集體認同并共同遵循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以及承載這些價值觀的活動形式和物質形態,它包括校園環境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課程文化等方面。
校園文化建設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促進學校內涵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載體,是深化素質教育、培養造就創新人才的重要途徑,對于培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進一步明確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建設目標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升學校辦學水平,建設體現社會主義特點、時代特征、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
(二)建設目標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總體目標是: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因地制宜、形成特色”的要求,用五年時間,使全省大部分中小學校建設成為校園環境優美、教育理念先進、育人機制完善、文化氛圍濃厚、人際關系和諧的特色學校。培育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校園文化建設特色校、示范區,探索形成校園文化建設工作規范和長效機制。
三、著力抓好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幾項重點工作
(一)加強校園環境文化建設,開展“美麗校園”創建活動
一是創建綠色生態的自然環境。合理規劃安排教學區、運動區、活動區和生活區,根據各功能區的作用和特點設置文化主題,體現教育的引導和熏陶作用;要因校制宜,在校園植樹、栽花、種草,綠化、凈化、美化校園。
二是創建溫馨和諧的人文環境。學校的校訓、校歌、校徽、校園雕塑等設計要體現以生為本、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校園文化環境要洋溢濃郁的文化氛圍,體現潛在的育人功能;要高度重視校園網絡文化建設,抓緊建成集思想性、教育性、知識性、服務性、趣味性為一體的校園綠色網絡平臺,為師生提供相互學習和交流的健康精神空間。
三是創建安寧有序的安全環境。在黨委、政府領導下,密切配合相關部門,共同開展校內外安全環境專項治理,進一步明確學校安全工作責任,落實安全工作措施,完善安全工作制度,嚴格安全責任追究,保障中小學生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長。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結合實際,定期開展“美麗校園”創建主題活動,充分展示校園環境文化建設的成果。
(二)加強校園精神文化建設,開展優良“四風”(校風、教風、學風、班風)評議活動
一是抓好校風建設。廣泛動員師生員工開展校風建設討論,重點根據學校的辦學傳統和特色提煉先進的科學的符合學校實際的核心教育理念。以教育理念為統領,進一步總結、提煉各具特色的學校精神。
二是抓好教風建設。扎實開展師德師風教育,增強廣大教師的光榮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激發教師嚴格自律、奉公守法、恪盡職守,樹立人民教師良好師表形象;用終身學習的理念指導、鼓勵教師不斷學習,打造學習型團隊,建設學習型組織;繼續深化“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活動,建立長效機制,全面提升教職工素質。
三是抓好學風建設。切實做好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加強日常行為規范的學習和訓練。重點抓好學生養成教育,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逐步形成健康文明、認真誠信、積極向上、自主合作、樂于探究的良好學風。
四是抓好班風建設。以集體主義價值觀為導向,以班級的榮譽感和學生的歸屬感為核心,以班級活動為載體,建設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快樂和諧、健康向上、爭做主人的良好班風。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邀請新聞媒體、社會行業代表和學生家長代表等開展最佳“四風”評議活動,以優良風尚引領學校精神文化建設。
(三)加強校園制度文化建設,開展現代學校制度創新實驗活動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