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陳素雅 通訊員 容桃朝 實習生 吳家茵)6月29日,75歲的退休老人黃杏玲同往日一樣,和自己76歲的老伴蔡華權從位于東中路60號的家中散步到人民醫院禮堂聽講座。自從老伴數年前兩度中風后,定期去醫院聆聽健康講座,學習養生知識,成為老兩口最大的愛好。 去醫院只為聽課 當天前去的還有不少老人,他們有的戴上老花鏡,有的拄著拐杖……每次由市人民醫院及城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同舉辦的常見疾病防治知識講座還沒開始,市人民醫院禮堂已座無虛席,連走廊都放上了坐椅。老人們一起去醫院,為的不是看病而是聽課。 與其他上百名來聽課的老人一樣,黃杏玲老兩口早早戴好老花鏡,認真閱讀醫務人員分發的資料,了解課程內容。當天的課程由市人民醫院婦科專家講授“女性乳腺癌預防策略” ,聽課的老人大多已年過花甲,但他們學習熱情高漲,邊聽邊認真做筆記,課程還延續到了近中午時分才結束。 黃杏玲說:“自從2007年社區服務中心建立后,我們就開始去中心或醫院上健康課了。每天早上去社區醫院先量血壓,有空就去人民醫院上課學養生知識。這兩年不但老伴的身體有社區醫生幫著照看,好了許多,讓河西居住的兒女們也放心了不少。” 黃杏玲還記得,今年5月份,老伴突然上吐下瀉,她運用健康課堂老師講授的知識,幫老伴測量血壓、體溫后馬上找到社區醫生反映情況。通過及時治療,最后證實老人只是腸胃感冒,讓全家人松了一口氣。 健康管理個性化 近年來,城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直定期為轄區居民舉辦健康知識講座。每年的一月和六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先對慢性病居民進行問卷調查,使講座更有針對性。城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士陳瑜介紹,從2013年開始,中心已經舉辦了十多期健康知識講座,內容主要包括中醫、慢性病防治等。 因為是專家講授防病知識,機會難得,不少居民都踴躍參加。以心血管疾病講座為例,今年聽課人次達到了近千人次,像黃杏玲這樣的“忠實粉絲”,更是逢課必聽,還經常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咨詢近期課程,提出授課的意見及建議。 城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方惠表示,只有結合居民的健康意識,同步做好基本醫療,才能贏得居民的信任,有效地開展健康宣教工作。方惠介紹,給居民建立系統的健康管理檔案,教育他們進行健康管理,把他們從輸液中解放出來,這是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的目標,也是整個中心的目標。“城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擔著轄區9個社區,4萬多名居民的基本醫療和衛生服務工作,約有6000多老人在轄區生活,目前已有4000多老人建立了健康檔案。” 為此,針對各個社區的不同情況,醫護人員還制訂了不同的健康服務方案。比如在年輕人口較多的華機等社區,以加強基本醫療及預防接種、婦幼保健為主;在慢性病老人較多的錢鑒等社區,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為重點;在殘疾人較多的桂北社區,安排服務站的醫務人員上門隨訪…… 相關鏈接: 梧州轄區內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戶籍及非戶籍居民,以0~6歲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為重點,均可在相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獲得建立健康檔案的服務,用于診療活動及健康管理。社區居民在社區服務機構每年可獲得不少于12種健康宣傳資料,觀看到不少于6種健康知識影像資料,參加不少于9次公眾健康咨詢活動,每月可參加不少于1次針對各類重點人群及重點疾病的健康教育講座和健康指導。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