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吳堃通訊員張偉國曾亮10歲的少年本應在敞亮的課堂里好好學習,但連平卻有十名中小學生,卻因為父母外出務工缺少管教,在夜晚就化身為砸車盜竊財物的大盜。 近日,連平縣公安局元善派出所成功抓獲一砸車盜竊財物團伙,破獲系列案件20余宗,而令人想不到的是這些“砸車賊”、“盜車大盜”皆是中小學生,他們大到價值近十萬元的釣魚桿、小到零食硬幣都不放過。 車輛被盜零食都沒了 據辦案民警介紹,今年7月份以來,連平縣城接連發生汽車玻璃被砸,車內財物被洗劫一空的案件。連平縣縣城轄區元善派出所調查后發現,這些案件作案手法簡單粗暴,目的性強,就要財物不要車,有的車沒有物品的只是砸了車了事,且發生地都是在晚上沒有燈光及監控的地方,作案工具也是就地取材——有份量的石頭。 這個盜竊團伙所盜物品價值大到價值近10萬元的釣魚桿,小到零食、硬幣都不放過。據多位車主反映,其未吃完的半包零食、一箱飲料、幾塊零錢及硬幣都被偷去。這種橫掃一切的盜賊究竟來自何方? 在沒有找到有價值線索前,案件一直沒有取得質的突破,專案組曾一度將偵查方向主要指向流竄作案。后經過民警大量的走訪調查,全面調取社會視頻及治安監控,一群模糊的“小鬼”模樣出現在民警的視線。 砸車盜竊者多為留守兒童 隨著案件的深入偵查,專案民警啟動抓捕方案,準備抓一次現行犯罪。可在9月份后,砸車案件少了,“小鬼”們也失蹤的。直至9月中旬的一個周末,在連平縣法院及周邊街道接連兩部小車被砸玻璃,財物被盜。 在調集所有監控視頻后發現,這群未成年人時聚時分,時多時少,人多時聚集近十人作案,看似有反偵查意識,在發現有隱蔽攝像頭時,會知道捂臉。 根據確鑿的證據證實,民警陸續傳喚這群未成年人和其家長。據悉,這群未成年人是以小村(化名,14歲)、小灣(化名,13歲)、小港(化名,13歲)3人為首的近十名男性中小學生組成,年齡最大的才14歲,最小的才11歲,他們因不到法定年齡免除刑事處罰。 據悉,這些未成年人的家庭大部分是留守兒童,父母教育較少,平時都是由爺爺奶奶管教。他們最早的一次偷東西是在2014年暑假,通過未上鎖的小車,成功盜取零錢和餅干后讓他們嘗到了“甜頭”。到今年,“小甜頭”已滿足不了他們日益膨脹不勞而獲的貪婪,從而走上瘋狂砸車盜竊的違法之路。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