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從了解孩子開始
水墨課堂教學有感
國家大劇院 苗卉
從第一節課走進班級,學生突然冒出一句:“老師你好漂亮啊”的話時,對于我這個長相實屬一般的老師來講,是一次莫大的鼓勵,從那一刻起,我真的覺得自己是很美麗的,不僅源于孩子們認真表情下的真切話語,更源于天真的孩子們帶給我的童真心態以及對于美麗的獨特視角。
從那一刻起,我也認識到了每個人對于美的認識是有差異的,不同的孩子對于美的標準也是同樣有著自己的解釋的。所以,在接下來的美術課堂中無論孩子畫什么或者說畫成什么樣子,我都會試圖了解他們最真實的想法,因而溝通在我的課堂中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起初在與孩子們建立關系的時候仿佛是困難的,因為他們學的是水墨畫。毛筆、硯臺、墨汁、宣紙對于剛剛升入小學的他們是陌生的,同時他們的心態也是好奇的。大班教學第一節課的狀況是可想而知的,但很快這些可愛的寶貝們就進入了水墨淋漓帶給他們的樂趣當中。當然這些也都源于第一節課為孩子們建立了完備的秩序感和自由的繪畫空間的基礎上。
接下來的教學過程孩子們的狀態就更加超出我的想象了。為了讓孩子們在國畫教學中不感到枯燥乏味,我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做了一番統籌,中國畫教學既需要循序漸進的教授方法又需要孩子有扎實的控筆能力和鑒賞能力以及書法功底幾方面的結合。但是國畫的色彩相對其他畫種略顯單調,6、7歲的兒童對于色彩鮮艷的繪畫相對來說比較感興趣,如何讓孩子們在課堂中找到樂趣就成了大班教學中的難題。首先我選擇了書法與國畫相結合的上課方法,一周兩次的課程我分成了一節國畫一節書法的形式來上。果然孩子們提高較快,書法不僅訓練了孩子們的握筆和掌握線條的能力,同時在教學中運用的回字格與米字格相結合的書寫形式以及觀察方法,讓孩子們在臨摹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同時影響到繪畫當中的觀察方法。
與書法教學中“收”的方法相對比,在國畫教學當中主要采用“放”的教學方法,在進行繪畫教學基礎上啟發孩子的想象力,鼓勵他們大膽想象,因為這一時期的孩子已經進入想象期的階段,所以在中國畫教學過程中融入了部分實驗水墨的內容,但是為了保證孩子們在課堂中能夠接受傳統水墨的部分知識,實驗水墨部分作為教學的切入點,大多用在導入部分,孩子們在盡情地玩水墨的同時也能盡情地學習傳統水墨的基本常識。例如在第二節課,學習水墨的濃淡干濕變化,就以水墨游戲的形式導入,為學生們變了一個小魔術,在水上作畫的方法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寶貝們大叫著說“老師你太神奇了,太厲害啦”。而這種信任感的建立正是基于對于孩子的了解。
孩子繪畫作品中豐富的想象力同時還促進了我的創作欲望,在對于孩子們的作品評價的問題上我選擇的更多的是“聽”,原來在他們的每一幅畫作中都有一種對于課題的理解和自己想要表達的心聲,在孩子的世界里沒有什么花鳥、山水、人物畫的明確概念,他們可以把卡車畫進自己的作品,可以把人物畫得比枇杷還小,可以把糖葫蘆畫上有趣的花紋,可以讓天空下櫻桃雨。總之,在他們的畫面中你總能發現新奇。但在不斷的探索當中他們也掌握了國畫的基本規律,他們已經知道什么是墨分五色、什么是破墨法、什么是中鋒用筆、什么是側鋒用筆……總之,“聽”成為了解他們同時成就課堂的最好手段,在這里他們變為了課堂的主體,而我這位老師就成了幫助他們不要偏離方向的導航了。
這幅畫是王鏡開的第二幅水墨畫作品,櫻桃。這幅作品畫的是放在提箱中的櫻桃,我問他:“櫻桃放到提箱中不會壞嗎?”他捂著嘴笑著說老師我的這個提箱畫的是保鮮提箱。按照我們常規的思維櫻桃一般是放在盤子或者碗里和籃子里的,而在孩子們的眼中他們可以畫在任何地方,還有洪西奇小朋友通過自己的想象畫了一棵櫻桃樹、王昔越小朋友畫了一幅櫻桃雨。
有趣的人臉這節課,陳旭江小朋友用之前學過的辣椒做鼻子,南瓜做嘴巴,樹葉做人的頭發。孔樊彧同學則畫了一幅用草莓做鼻子的小丑,而這節課孩子們的進步也開始顯現了,以前用色比較干的同學現在在調色上已經能夠掌握好相應的水分了。
除了“聽”之外,“看”也是了解孩子的最好手段,這里指的看主要是分為教師對學生行為情緒的認真觀察和如何培養學生對于具體事物的細心觀察上。
在枇杷的學習過程中,孩子們由于生活在北方很少見到枇杷的樣子,甚至有些學生沒有吃過枇杷,所以在準備這節課時我特意買了真實的枇杷給學生們觀看,并且還準備了大量的圖片給孩子們講解。果然這節課孩子們在觀察和實踐中學會了穿插關系,并且繪畫作品也有了很大提高。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