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亞太兒童早期發展網絡組織(ARNEC)和聯合國“每個婦女每個兒童”項目中國合作伙伴網絡共同主辦的第四屆反貧困與兒童發展國際研討會暨亞太兒童早期發展2015年會于10月21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開幕。
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焦揚在會上指出,兒童發展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與文明進步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政府在致力于消除貧困、縮小城鄉和區域貧富差距,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進程當中,一直堅持將兒童作為特定群體開展專項扶貧。
焦揚表示,在消除兒童貧困、促進兒童發展的過程中,全國婦聯立足于自身職能和工作優勢,從四大方面著手努力,使每個兒童享有平等發展機會,實現全面發展潛能:
一是營養干預,改善兒童早期健康狀況。為了進一步改善貧困地區嬰幼兒營養狀況,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從2011年起全國婦聯、中國少年兒童基金會與國家衛計委聯合推出消除嬰幼兒貧血行動,以慈善公益的形式爭取社會力量支持,為貧困地區6—36個月的嬰幼兒免費發放愛心營養包,同時開展面向嬰幼兒家長的健康教育。
焦揚介紹說,項目實施四年以來,已經使西部十個省區市的80多萬名嬰幼兒受益。評估監測顯示,嬰幼兒服用營養包以后貧血狀況和營養狀況得到明顯改善,身高和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當地民眾和嬰幼兒家長的科學喂養理念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是家庭教育促進兒童多元發展。例如,建立各級各類的家長學校和社區家庭教育指導中心,發展和培訓家庭教育指導隊伍,搭建家庭教育宣傳平臺,組織家長課堂,家庭教育巡回宣講、親子互動等活動,廣泛開展家庭教育的指導服務。
在留守兒童、流動兒童集中的地區,貧困的農村和社區等資源匱乏的地區,建立兒童早期發展中心,通過兒童發展中心開展親子游戲、親子閱讀、家長課堂、宣傳活動等等,為當地0—3歲的兒童和他們的家庭,提供以早期啟蒙為重點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
焦揚解釋說,國際國內的實踐經驗表明,對兒童發展的干預應該重視家庭的因素,重視父母的作用,從提高父母的育兒知識和技巧,改善家庭教養的環境入手,促進兒童認知和社會情感發展。
三是“春蕾計劃”,以發展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為宗旨,匯聚社會愛心,改善貧困地區的辦學條件,資助貧困地區失輟學女童繼續學業,幫助女童實現自身發展。
焦揚表示,“春蕾計劃”從實施至今已持續了26年。26年來,該計劃與時俱進,項目內涵日益豐富,累計捐建了1154所春蕾學校,資助250多萬貧困女童重返校園,為改變貧困女童個人和家庭的命運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為從人生的起點上促進男女平等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四是關愛救助,幫助特殊困境兒童共享藍天。針對留守流動兒童、重殘重病兒童、孤兒和貧困家庭兒童等特殊困境兒童的需求,積極爭取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為特殊困境的兒童送溫暖、獻愛心。
例如,2014年全國婦聯在24個省區市的農村社區建立了350個兒童快樂家園,統一配置桌椅、書架、兒童讀物、音像制品、電視電腦和視頻同化設備等等,為留守兒童提供親情關愛、家庭教育、安全保護、心理咨詢和文體娛樂服務;以尋找愛心父母為孤殘兒童編織愛心毛衣為主旨的“恒愛行動”,用一根毛線的力量搭建起愛心父母與孤殘兒童情誼連接的平臺。
焦揚表示,當前我國留守兒童的數量非常巨大,從2013年全國婦聯發布的調研報告來看,全國農村留守兒童有6100多萬,占全國兒童的21.88%。與2015年的全國抽樣調查數據相比,農村留守兒童增加了242萬。因此,針對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懷服務行動至關重要。
焦揚強調,“少年強則國強”,促進兒童發展對全面提高中華民族素質,建設人力資源全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兒童減貧工作必將取得更大進展。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