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訊 今天請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在池州市東至縣一個偏僻的廢棄鄉村小學。在那里,有一個公益的留守兒童音樂課堂,每到周末,十里八村的孩子都會聚攏過來,跟著兩位熱愛音樂的修行者學習音樂。經過一年的堅持,現在這個音樂課堂已有50多個孩子,不久的將來,他們還將派出代表合唱團,走出大山到省城合肥來匯演。
大山里辦起個留守兒童音樂課堂
用音樂打開和建設孩子的心靈,這樣的事情不僅只有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里才會發生,在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張溪鎮花塘村,一個閑置的廢棄鄉村小學里,有關于音樂和孩子的故事,正在上演。
原中國科技大學中華文化大學堂藝術團陳團長,一年前來到位于東至縣的金玲寺修行,法號仁一師父。當注意到附近山村的很多留守兒童都沒有上過音樂課時,他和也在此隱居的潘居士有了一個共同的心愿:一起辦個公益的留守兒童音樂課堂,將音樂的快樂和熏陶,播種在這些孩子的童年。
因為兩人都有著很好的音樂素養,便就地利用起閑置的小學教室,每逢周末就給孩子們開課,孩子們只要有興趣就可以來學。如今,這個音樂課堂已經在這片偏僻的山村里開辦了一年時間。
十里八村學音樂的孩子越來越多
自從這個音樂課堂辦起,前來學習的孩子越來越多,一年下來,如今已有50多個留守兒童,每到周末就翻山越嶺趕來。跟著仁一師父和潘居士,他們在簡陋的教室和廣袤的山野間學習樂理、樂器與演唱。路遠的孩子即便住在10多里開外,每到周末也由家人專程送來。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弘一法師李叔同曾經譜寫的曲子,也在這里傳唱開來。除了學習樂器、樂理,他們已經有了一個自己的合唱團。
當孩子們如同天籟的童音響起,偏僻的山村仿佛第一次離音樂這么近。孩子們學得入迷,家長們也都喜上眉梢。
你的閑置樂器和書籍請捐給他們
讀者李刕是中華文化大學堂藝術團的男中音,得知陳團長的心愿和這個留守兒童音樂課堂后,他曾多次從合肥趕赴華塘村探望,孩子們上課的場景讓他十分感動,也很希望自己能為他們做些什么。
由于孩子們所用的樂器和書籍,大多數都由兩位老師自費籌來,隨著孩子們的增多,設施越加顯得不夠用了。看到這個留守兒童音樂課堂里的設備依然十分簡陋,而且樂器和書籍明顯不足,李刕就想到了回到合肥為他們籌集更多的樂器,并在音樂教室里再建一個留守兒童圖書館。
“一個口琴、一支豎笛,一支竹簫、一把舊提琴,你所閑置或捐贈的樂器,將在這里煥發生機,帶給山里的孩子不一樣的音樂啟迪。如果您有閑置的課外圖書請不要丟棄,可以和您的孩子一起捐贈給留守兒童圖書館。”李刕發出倡議說。晨報記者 杜華柱
■記者手記
據了解,截至10月初,李刕已經籌集了170多本圖書和雜志,以及一些簡單的樂器和樂譜、樂譜架等,并已將其成功送到東至縣張溪鎮花塘村。送書與樂器時,省城著名青年漫畫家榆木先生也一起前往,在山里給孩子們上了2天寫生課。
據悉,不久之后這個大山里的留守兒童合唱團,還將來到合肥參加中華文化大學堂文藝匯演。支持這個留守兒童音樂課堂,到那時,現場聽一聽孩子們的美妙音樂,將會是捐贈者們最好的回饋吧。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