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學生發展的密碼
——對發展性課堂的思考
在孩子的教育生活中,課堂時間是其寶貴人生中一段重要時光。正是在課堂這個主要的學習場所,在教師的指引下,孩子們獲取知識,鍛煉了能力,培養了美好的德行。所以,課堂應該關注孩子各方面的發展,課堂應該是發展性的課堂。按照發展性教學理論,教學要促進兒童的一般發展,而不僅僅局限于認識能力的發展;要求使學生理解學習過程,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強調使所有學生都得到發展;注重研究學生的興趣、動機等內部誘因;主張讓學生過豐富的精神生活等。
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說,現代生活不僅為學生的發展創造了巨大的可能性,而且對學校在學生發展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課堂的發展性,要求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去設計問題,關注個體差異,盡量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創設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學語言、用語言的興趣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每門課程都應擔負的責任。有些學生之所以學業水平較差,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思維能力比較弱。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說,教學應該創造最近發展區,然后使最近發展區轉化為現有水平。對學業水平較差的學生,注意他們的“最近發展區”,就顯得尤其重要,但有些教師往往會忽略這一點。在課堂上,面對老師的提問,成績好、思維快的學生可以快速地回答,但遇到思維較慢,或者表達較慢的學生,老師就沉不住氣了。有位老師在教學《白鵝》一課時,問:“第一段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鵝的高傲?”有同學回答:“姿態!”老師又問了:“除了姿態,哪些地方還表現了它的高傲?”這時,一個學生起來回答:“樣子!”重復了以上的答案。另一名學生也沒答對,這時教師迫不及待地把答案說出來了,因為教學預設時這里沒有留有太多時間。若此時教師能有耐心,留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讀一讀、想一想,稍加點撥,這兩個學生定能從課文中找到答案,這個過程恰恰就是促進他們思考能力、理解能力提高的過程。
這也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持續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一是關注學生的錯誤點。課堂是容易出錯的地方,作為教師要允許學生出錯,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機智,并巧妙地加以利用錯誤資源,學生的錯誤點可能是教師課堂上著重要教的,也是課堂的著力點所在。二是關注學生的思考點。巴西著名學者弗萊雷曾說過:“沒有了對話,就沒有了交流;沒有了交流,也就沒有了真正的教育。”他指出,只有在具有創造性和批判性的“對話式教學”中才能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問是教學對話的關鍵。提問卡殼時,不要著急,放慢速度,留足學生思考的時間,有效的對話才能點撥思路,指明方向,共同找尋解決問題的鑰匙。
關注學生想象力的發展。溫儒敏教授曾指出:“應當強調在教學中尊重孩子的天性,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養想象力?!敝行W生想象力豐富,在課堂上常會有貌似錯誤的“驚人”之語。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實踐。于永正在教《珍珠鳥》一課時,提問:“‘雛兒’是什么意思?”有學生說是小鳥,也有學生說是“孩子”,對于這一回答于老師并沒有否定他。課后于老師談到:“當時正想否定他,可轉念又一想,對??!雛兒不就是珍珠鳥的孩子嗎?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這樣理解當然可以?!苯處煹闹腔劬驮谟冢朴趦A聽并指明方向,而不是簡單的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是非評判。
學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強,好表現的心理特點,比較渴望神秘的冒險,教師可以多向學生推薦《高速營救》《馬小跳發現之旅》《魔法學?!返茸x物,多在教學設計中“賣關子”、設懸念,吸引著學生漸入佳境,享受學習過程,不知不覺中掌握知識,鍛煉思維能力。
關注學生情感的發展。蘇聯倫理學家季塔連科說,“情感,特別是道德感,在生活中起著使人高尚的作用,沒有它們,任何真正偉大的東西都是不可能有的”。情感在學生道德發展中具有獨特作用和特殊價值。課堂上,教師應該留心利用教材中的情感資源,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育人功能。比如語文教材中《冬陽·童年·駱駝隊》一文,是林海音女士所著的《城南舊事》一書的序,文中講到主人公英子童年時見到駝隊,對駱駝充滿了好奇,好奇于它長得那么丑,態度那么“安靜”?!袄蠋熃探o我,要學駱駝,沉得住氣的動物。看它從不著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總會走到的,總會吃飽的?!苯柚@樣的敘述,教師可以拓展對駱駝的講解。駱駝的生存環境比較惡劣,駱駝身上隱喻著吃苦耐勞的美好品格。還可以聯系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結合祥子的外號“駱駝”來深化這些品格。這樣一來,學生心中因為駱駝的習性、行為特點等,對吃苦、耐勞、堅韌等品格擁有了形象的認識,因此而生的道德情感也得到了深化和升華,有了更深刻的情感體驗。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