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鎮化發展浪潮,大批農民工子女隨父母來到城市,由于他們的父母正處于轉型打拼期,未免會疏忽了對孩子的陪伴和教育,而一種被稱做“七彩小屋”的教育新形態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在這里,孩子們可以學習科學,走近大自然,感受志愿者提供的親情陪伴。目前,我市有22家“七彩小屋”,溫暖了數萬名農民工子女和留守兒童。
從2011年開始至今,四年來,在晉城團市委、晉城市青少年活動中心、晉城市青年志愿者協會等多方共同努力下,在晉城的教育園地里,一批批“七彩小屋”如雨后春筍般悄然冒出——一間間依托城鄉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搭建以關愛農民工子女成長教育和精神生活為主旨的課外活動機構,成了農民工子女和留守兒童的成長園地和“造夢空間”。
七彩小屋里飄出“家”的味道

中原街小學的同學們在“七彩小屋”里做月餅
9月17日是中原街小學七彩小屋揭牌的日子,當天在這里開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七彩課堂——“做月餅”課外活動。參加此次活動的主體有兩方:一方是來自晉城市青年志愿者協會的15名青年志愿者,一方是來自中原街小學五年級五(5)班的26名同學。屋子內的三張桌子上,做月餅的面、餡料、模子、刀、勺、鍋、灶等工具已早早擺好?;顒臃秩M進行,興致勃勃的同學們圍成圓圈,把教他們做月餅的志愿者叔叔阿姨緊緊環繞住。
“同學們,中秋佳節就快要到了,中秋節是咱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全家人要坐在一起吃月餅、拜月、賞月。今天,我們準備好了用菠菜汁和的面,用花生仁、核桃仁冰糖等拌成的五仁餡料,現在我們就一起動手,親自做一塊好吃的手工月餅吧!”活動開始前,志愿者岳俊霞娓娓動聽的一段開場白,一下子拉近了與同學們的距離。接下來,揉面、搓條、切塊、搟皮、包餡、倒模、烘焙……一道道程序在志愿者們手把手的指導下,同學們進行得有條有理。20分鐘后,“七彩小屋”里飄出了一縷縷滿含著“家”的味道的餅香……
中原街小學位于城郊結合部,是我市一座以農民工子女為主體的義務制教育階段小學,參與此次制作月餅七彩課堂的26名同學大部分都是隨父母遷居城市的農民工子女,趣味盎然的手工實踐,給孩子們帶來了親情的陪伴與精神文化的滋養。吃著香噴噴的月餅,同學們紛紛表示,“七彩小屋”讓他們找到了家的感覺。“今天我學會了做月餅,我回家后要親手給爸爸、媽媽制作一塊手工月餅,讓他們知道我長大了,會照顧他們了!”一位叫昊昊的小朋友對記者說?!拔腋杏X志愿者叔叔阿姨就像我的爸爸媽媽一樣,他們有耐心,脾氣好,說話輕柔。我很喜歡他們!”同學小強說。
愛心助力“七彩小屋”越來越多

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七彩小屋”越來越多
“七彩小屋”是團中央為推動“共青團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服務行動”,重點打造的農民工子女課余學習和活動基地。在這里,以青年志愿者為主導,常年為農民工子女開展各種各樣的“七彩課堂”主題活動,極大地滿足了農民工子女健康成長的實際需求,同時為他們提供學業輔導、科普、親情陪伴、自護教育、愛心捐贈等方面的愛心幫扶志愿服務活動。
自2011年第一間“七彩小屋”在晉城市青少年活動中心打造成功以來,四年的時間內,我市依托各中小學?;顒邮覉龅匾约皶x城團市委發起的愛心捐贈,已建成22家“七彩小屋”。這些小屋被形象地稱作農民工子女的“精神小屋”、“蘑菇小屋”以及“造夢空間”,多彩的課堂體驗,為農民工子女插上了夢想的翅膀。
依照團中央的硬性要求,在一間七彩小屋內電腦、圖書、體育器械三大“硬件”缺一不可。如中原街小學“七彩小屋”,里面就有電腦3臺,圖書、體育器械、學習用具若干,總價值達到了1.8萬元。據了解,全市22間這樣的“七彩小屋”總投資281562.32元,而這些資金的來源幾乎全部來自我市200多名青聯委員和團員們的捐贈。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