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對領袖兒童教育課堂的基本定位
領袖兒童教育課堂,就是“自主學習、主動發展”的課堂,就是要培養兒童具有領袖素質的課堂,就是“創境引題、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課堂。在課堂上涌現出一大批會朗讀、善質疑、樂表達、愛速算的學生;使他們成為真正的學習小主人,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處處起到模范的作用;使他們成為愛學習、會學習、樂學習、愛做事、會做事、做好事的領袖。
二、領袖兒童教育課堂改革的基本特征
領袖兒童教育課堂必須突出以下四個基本特征:(1)自主性:獨立思維、敢于表達;(2)學習性:學會質疑、學會方法;(3)主動性:積極健康、合作向上;(4)發展性:追求卓越、超越自我;四個基本點相互統一、相互促進、各有側重。通過領袖兒童教育課堂,培養有見解,會質疑,積極健康,超越自我的學生,實現發展學生的自主潛能、強化學生主體作用、張揚學生個性。
三、領袖兒童教育課堂改革的基本模式
領袖兒童教育課堂,就是要采取“創境引題,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教學策略,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教育重教師“教”輕學生“學”的做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學時采用的模式是:
1、課前,預設學習提綱
在學生自己的自主探究學習之前,教師要從宏觀上對學生的學習給予必要的指導和點撥,這是“學前導”。教師要在學生學習之前發揮好“導向”作用,就必須認真鉆研教材,精心預設教學流程,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包括了解學生的原有知識、興趣、需求以及可能出現的問題等情況。教師依據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大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預設應指導的具體方面,其中包括學法的指導。
2、課中,設置學習思路
這是“以學定教”教學法實施的中心環節,是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集中體現。學生可以根據教師預設的學習提綱,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從而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自我發現問題、自我分析問題、自我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一學習過程中,教師一方面可以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觀能動性,提倡學生采用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富有個性地學習;另一方面,也要促使學生之間的自主交流與自主合作,鼓勵學生展開討論、辯論,發表各自不同的見解,促進學生共同發展。
3、學后,創設導的步驟
在學生自主學習之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基本上做到心中有數。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充分考慮教學對象的復雜性、教學內容的靈活性、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教學環境的隨機性,創造性地設計和實施教學方案。主要幫助學生分析和解答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疑難問題;糾正學生的一些錯誤理解和認識;適當補充一些新的教學內容或學生需要的、感興趣的知識等。
四、領袖兒童教育課堂改革的基本建議
“創境引題,先學后教,以學定教”能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去自學、去嘗試、去探究、去發現、去解決。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實現以下三種轉變:
1、創境引題──變“說出”為“引入”
課堂教學情境不只存在于課堂教學伊始,而是充滿課堂教學的整個時空,只要有學習活動的進行,就有相應的學習情境,它是多維度、全方位的,包括心智、情意、氛圍、交往、問題背景、學習條件等各個方面。在引發主動學習的啟動環節,其基本功能和作用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通過特定的情境,激活學習的問題意識,形成基于問題的學習任務,從而展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二是通過特定的情境,使問題與學生原有認知結構中的經驗發生聯系,激活現有的經驗去“同化”或“順應”學習活動中的新知識,賦予新知識以個體意義,導致認知結構的改組或重建。
一般情境創設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創設問題情境,引發懸念;創設操作情境,激發興趣;創設生活情境,產生聯想;創設故事情境,進入角色;創設競爭情境,活躍思維;創設“障礙”情境,激化認識沖突。
2、先學后教──變“被動”為“主動”
“施教之功,貴在引路,妙在開竅。”要開啟學生通竅之門,就要讓學生先學,然后依據學后施教。先學后教,即在課堂上教師揭示教學目標,指導學生動腦、動口、動手進行自學與嘗試,暴露問題后,教師才給予點撥釋疑,然后學生進行練習,完成作業。由于學生學在先,學后發現問題,感到困惑,這樣學生可以帶著目標,帶著“疑問”進入課堂,其求知內驅力增強。有時甚至無須教師啟發誘導,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內在潛能也能得以充分發揮。因此,為了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教學的中心任務落在“學”層面上,而不是“教”的上面,我們教師應著力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讓學生在“自讀、自練、自評”的過程中暴露問題,教師的作用在于有的放矢的“相機誘導”。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先讓學生自學課本──質疑討論──教師精講──鞏固練習──最后進行小結引伸。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學生“先學”要做到“三明確”:即目標明確,學法明確,難點明確。教師“后教”也要做到“三明確”:首先,明確教什么,教學生不會的內容,教學生學會學習。其次,明確教的要求,教師不能就某個問題講問題,而是引導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并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來認識,讓學生不但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還要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三,要明確教的方式。“后教”不是教師唱“獨角戲”,應該先讓會講的學生講,學生不會講時,教師才給予點撥引導。教師講解要避免重復,力戒“教師講一句,學生跟一句,教師講一遍,學生重復一遍”。要緊縮教師講的時間,保證學生有充足時間完成課堂作業。當然“先學”與“后教”并不是相互割裂的關系,而是互相滲透,互相補充,辨證統一的整體。“先學”中可以適當的提問、點撥、啟發、誘導;“后教”中也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3、以學定教──變“學會”為“會學”
眾所周知,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服務的。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因此,教師必須變“教學生學會”為“指導學生會學”。
“以學定教”的課堂教學,教師需要處理很多關系:形式與本質,感性與理性,主導與主體,預設與生成……其中,“主導”與“主體”無疑是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教學關系。由此,我們不能“盲目施教”,而應“以學定教”。學是“必要前提”,教是“自然跟進”;學是“課堂主干”,教是“適度點睛”;學是“體驗積累”,教是“意義提升”。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要用現在莘莘學子而10年后、20年后是社會中堅力量的“未來領袖”的眼光去教書育人。一切不平凡都是由無數個用心深思的平凡鑄就的!相信我們如果每一步都能堅實的踏出,一定能走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
本文作者簡介:

周慧 女,29歲,湖北省襄陽市保康縣馬橋鎮小學名師、優秀班主任。堅持課堂改革,從事“領袖兒童教育課堂”的研究。讓學生真正能“自主學習、主動發展”。打造“創境引題、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上會朗讀、善質疑、樂表達、愛速算;使他們成為真正的學習小主人,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處處起到模范的作用;使他們成為愛學習、會學習、樂學習、愛做事、會做事、做好事的領袖。多篇課件、論文、案例在省市縣教育雜志發表交流。

姬俊波 男,35歲,湖北省襄陽市保康縣馬橋鎮中心學校政教室主任。從教十五年來,熱愛教育事業,關愛學生。長期從事一線教學。課程改革以來,不斷更新理念,轉換角色,實施新策略,真正與新課程同行,與學生共同成長。白板課件《全等三角形的復習》獲國家級一等獎,多篇論文、案例在《湖北教育》《襄陽教育》上發表。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