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鶴琴英華幼兒園的孩子在上體驗課 天橋區鶴琴英華幼兒園2012年9月開園,先后建設了18個體驗室,包含50多個體驗活動區域。 “交通體驗區”。將教學樓前的校園規劃成交通體驗區,讓孩子們在游戲中認識交通符號,體驗汽車、自行車、行人在馬路上要遵守的交通規則,提高幼兒的社會規則意識。“小機械工作室”。這里面有“小機床”,有各種釘子、錘子、鋸條等真家伙及木塊、小樹枝等,這都是孩子們動手制作的原材料。“觸動甜蜜烘焙坊”。“幼兒廚房”的設立,不僅是單純的制作,而是在制作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經驗。例如和面團時該加多少水才能揉成軟硬適中的面團;利用冷餐區制作的蔬菜汁,把面和成五顏六色;利用小烤箱、微波爐等工具將自己做的面點進行烘焙…… 此外,還有baby family、“指尖藝術工作坊”,“開心農場”、“圖形體驗室”等體驗室。 對孩子來說,幼兒園是安全可以信任的地方,幼兒園里所有的物品是為他的成長服務的。孩子動起來了,環境也活起來了。 院子里花草樹木千姿百態,海棠花、山楂花、石榴、柿子、木瓜……為孩子的“自然體驗”帶來機會,品嘗果實的樂趣也讓他們開心不已。在通往操場的走廊墻壁上用麻繩、雞蛋殼、筷子等制作了一片別樣的樹林——觸摸墻,幼兒觸摸時,可感受到不同材料帶來的觸感,激發出探索欲望。有趣的洗手盆,是采用擰、按壓、提、感應等六種形式的水龍頭,來鍛煉孩子細小動作,增加趣味性,使他可以從容使用各種水龍頭。星空墻、鶴琴英華美術館……孩子們在園內經過的地方,都會遇到驚喜,在不知不覺中獲得熏陶。(本報記者) 相關鏈接 陳鶴琴(1892年3月-1982年12月),浙江上虞人,我國現代幼兒教育、家庭教育和兒童心理學奠基人,“活教育”理論體系的創建者,被譽為“中國幼教之父”。他指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國人、做現代人”,認為應該“愛國家、愛人類、愛真理”,主張把大自然、大社會作為出發點,讓兒童在與自然、社會的直接接觸和親身觀察中獲取經驗及知識。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