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婦聯創新服務婦女兒童工作 根植婦女群體提供社會服務
2015年11月12日11:05 來源:中國婦女報
【字號 】
留言
論壇
手機點評
根植婦女群體提供社會服務&news_url=/n/2015/1112/c99057-27807949.html" >糾錯
今年中央群團工作會議以來,四川省婦聯堅定不移地加快推進改革,在去行政化、機關化方面進行了全面改革;全方位拓展服務婦女兒童的各類群體;在婦女事業的改革轉型中呈現出了別樣的風采。
強基固本改革步子大
今年中央群團工作會議召開以來,四川省婦聯在創新組織形態工作中,強調植根廣大婦女。根據全省婦女兒童需要,著力打通體制內外,向扁平化、互動性、樞紐型方向轉變。
在改革中,四川省婦聯成立了家庭兒童工作部、省婦女創業就業孵化園、省女性社會組織服務中心等,加強對婦聯組織參與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項目資金的管理和運作,支持符合條件的基金會、協會、學會、團體會員和具有專業優勢的社會組織通過項目招聘、公益創投等方式參與政府購買服務,轉變行政性指導為社會性服務。婦聯工作全部實行項目化推進。目前,四川省婦聯“五大行動”形成了148個主體項目化工作體系,婦女兒童發展項目庫儲備項目達2877個,承接了政府相關婦女兒童發展的實事。同時,鼓勵婦聯干部參與社工師、婚姻家庭咨詢師等社會工作職業考試,成長為有技能有職稱的專業人才。其次,構建了以基層婦聯、婦委會、婦代會、婦女之家為主體,以兼職副主席、各界別執委、婦女代表為延伸的各類協會、基金會、志愿者平臺、婦女社團、婦女小組等社會組織;把婦女之家建到企業、農家大院和流動婦女集中的地方。
注重在服務群眾工作中,建立多層次的婦聯干部社會工作能力和婦女技能培訓體系,改變單純由婦聯組織和婦聯干部服務婦女群眾的格局。如,充分挖掘婦代會代表的群體資源,創新性地建立了婦女代表大會代表任期制度、常委執委工作制度和婦女代表界別工作制度,要求代表任期內每年要做到:開展一次咨詢活動,結對幫扶一名貧困婦女,推薦一名優秀女性,提供一條對婦聯的建議,到當地婦女之家做一天志愿者,發揮專業的優勢,實現雙方代表廣泛聯系和組織各類服務婦女兒童和家庭的社會責任。
服務婦女群眾工作實
在維權工作中,四川省婦聯變事務性維權為源頭性維權,全省縱橫聯動的大維權格局基本形成。并著力推動政府將《四川省性別平等促進條例》《四川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納入立法計劃;推動全省落實按人均一元標準預算各級婦聯工作經費的政策,爭取出臺婦女兒童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和家庭事務改革方案,爭取落實了四川省婦女兒童中心、四川省婦女創業就業孵化園、四川省創業就業基地等重大項目的立項工作。
據四川省婦聯主席吳旭介紹,省婦聯在參與四川群團服務中心建設中,主動融入大群團工作格局,充分發揮政策支撐作用,不斷延伸服務婦女兒童的手臂:一是激活四川婦女發展基金會和兒童少年基金會功能,爭取財政新注入資金,盤活社會資金募集功能,利用政府、社會、個人多方力量共同促進婦女兒童事業。二是抓住婦女經濟特色,大力發展婦女居家靈活就業,爭取政策支持,從出臺扶持性產業政策、加強就業創業培訓、建立示范基地建設、發展小額貸款等多方發力,促進和加快了婦女手工編織業的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同時,抓住行業標準的牛鼻子,著手制定四川幼兒早期教育和家政服務行業標準制定,引導和服務行業發展,提升服務婦女兒童和家庭的質量、水平。在實踐中,探索出“婦聯孵化監管+政府購買服務+社區指導管理+企業公益運行”集母親課堂、親子活動、編織技能、心理咨詢等綜合服務于一體“媽媽家”模式,特別是在全國婦聯“尋找最美家庭”等活動中,“媽媽家”模式把群眾最廣泛發動起來,把活動做得又實又好。
據悉,四川省婦聯在貫徹落實中央群團工作會議精神的過程中,為增強婦聯組織的活力,還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手段,建設網上婦聯,以四川女性微博、四川幸福女性微信、移動客戶端等平臺,建立了全省婦聯網群,將在全省范圍內形成“網上婦女之家”,更廣泛地把婦女群眾凝聚起來,把黨的婦女兒童事業推向一個全新的高度。(記者 蔡錦其)
(責編:閆妍、秦華)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