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4年小學英語新課改論文:論小學英語課堂中的兒童立場
本論文由本站小編為你收集整理,希望對你的寫作有幫助!
隨著小學英語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立足兒童立場,構建以學生為本的小學英語課堂已經成為小學英語教學發展的必然選擇。然而,縱觀眾多的公開課、常規課、兒童立場的缺失現象仍然屢見不鮮。兒童立場的缺失制約著課堂教學效益的提升,影響著兒童的快樂學習、有效學習。教師只有懷著一顆童心,靜下心來,走進兒童,了解兒童,迎合兒童,才能真正實現發展兒童的目的。
我認為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兒童立已經嚴重缺失,其實我們很容易發現,在別人的課上,甚至是自己的課上。試問有多少教師在教學反思里會注意到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兒童立場的這個問題?以下就從我的想法來談談吧!
1.小學英語公開課的心痛
因為承載著引領教師的教學方向和寄托著教師的美好期望,所以公開課(觀摩課)以其特有魅力吸引著廣大教師,且歷久不衰。不可否認的是,經過反復打磨的許多公開課(觀摩課)是相當精致和精彩的,給人留下的是這樣的感受:課堂預設是那么合理,所有學生是這樣優秀;課堂活動形式新穎別致、豐富多樣,教學流程完整、流暢;學生認知水平得到提升,語言技能得到歷練,語用交際能力獲得發展,教學目標高度達成。
然而,在順暢的背后,有多少學生能從容應對?有多少學生迷惘不清?有多少學困生被遺忘?這樣的課堂往往高舉著“立足兒童,為了兒童”的大旗,但是,如果細細體味,就會覺得很多的公開課(觀摩課)其實離兒童很遠,兒童的立場的缺失很嚴重。
2.小學英語普通課(常規課)的無奈
因為疲于應對教學瑣事,又不得不追求所謂課堂教學高效——學生能學會,能掌握本課的教學內容,能考出令人滿意的成績,所以教師的教學預設不自覺地墮落到“只是本位”的低級層面,教師變成了“知識的販賣者”和“二傳手”,學生則變成了“知識的奴隸”;教師的眼中只有冷冰冰的“知識”,沒有鮮活的學生,更沒有千差萬別的學生生命個體。
面對這樣的公開課和普通課(常規課),我有時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一本書《教學勇氣》中帕爾默提到:“把教學縮減為純智能的,它就是冷冰冰的、抽象的;把教學縮減為純情感的,它就是自我陶醉;把教學縮減為純精神的,它就是喪失了實現世界之根基”這句話很深奧,不過我從自己的實踐中慢慢明白了:原來我也曾經“自我陶醉式”然后再走向冷冰冰、抽象的課堂,現在意識到我需要的是一種知識、學生、自我不分離的“自我完整”教學。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了解兒童、順應 [1] [2] 下一頁
《最新2014年小學英語新課改論文:論小學英語課堂中的兒童立場》由EDU教育網搜集整理,所有資源完全免費,僅供學習和研究使用,版權和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你不愿意作品在本站發布,請聯系我們.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