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肖玄記者王和斌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未來的希望。學前教育是孩子成長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我州“十五年義務(wù)教育”的重點內(nèi)容之一。近日,記者走進九寨溝縣第一幼兒園,感受孩子們在幼兒園里的金色童年,一探群眾口中的“好學?!薄?/p> 記者看見,該園環(huán)境優(yōu)美、設(shè)施齊全。入園時間,孩子們背著小書包,快樂地奔向幼兒園。操場上孩子們嬉戲追逐,坐蹺蹺板、滑滑梯,一派歡快熱鬧的景象。 鏡頭一:“蜈蚣和蝎子雖然有毒,但都是很好的中藥材” “??!這是什么東西呀?”教室里傳來孩子們一陣陣驚呼聲,只見一名老師手拿小蛇、蜈蚣等,正挨桌給孩子們介紹它們的功效。“蜈蚣和蝎子雖然有毒,但都是很好的中藥材。”老師認真地給孩子們講解道。 記者了解到,這位“老師”叫黃林健,是學生黃鴻瑞的家長,是一名醫(yī)生。在黃林健的介紹下,孩子們知道了胖大海為什么一到水里就變胖了,知道了蜈蚣和蝎子等中藥材的藥效。孩子們充滿疑惑的眼神是他們對知識的渴望,他們活力的姿態(tài)是對醫(yī)生的崇拜。 為了發(fā)揮幼兒家長不同的職業(yè)資源優(yōu)勢,豐富幼兒園集體教學內(nèi)容,開闊孩子們的視野,在家長委員會和中藏醫(yī)院的支持下,幼兒園邀請黃林健為孩子們帶來了這次別開生面的“家長進課堂”活動。 “黃林健醫(yī)生的課程,不僅使孩子們了解到我國中醫(yī)的起源與發(fā)展,還為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注入了新鮮血液?!痹搱@園長李靜告訴記者。 鏡頭二:“希望南坪曲子一代代傳下去” “正月里采花無(喲)花采,二月間采花花(喲)正開,三月里……”在幼兒園大二班,記者看見一位老人正手拿琵琶,一句一句給孩子們教著本土民歌《采花》。 老人是來自該縣勿角鄉(xiāng)新陽村的易滿銀,她告訴記者:“從小我就跟著父母唱南坪曲子,現(xiàn)在能夠把這些傳統(tǒng)的曲子教給這些娃娃,是件好事,希望南坪曲子能一代一代地傳下去?!?/p> “好聽!”“我會唱?!薄罢吕锊苫ā焙⒆觽兡阋谎晕乙徽Z,用稚嫩的嗓音唱著剛學的民歌。本地民間藝人把“民俗”帶進課堂,不僅傳承了本土非遺文化,還豐富了幼兒課堂,讓孩子們更加了解和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 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該園在民俗文化進校園方面還做了很多工作,在校園里繪制了幾個別具地方風情的文化墻,一樓道是“九寨風情”,二樓道是“南坪曲子”,三樓道是“白馬風情園”。 鏡頭三:“記住爸爸媽媽的電話” “我媽媽的電話是189……”“不能跟陌生人說話?!薄坝龅綁娜舜?10?!比涨?,該園在九寨溝縣交警大隊和派出所的大力支持下,開展了“打拐防拐”和“交通常識”安全知識進課堂活動。 來自交警大隊的警官龍凱用汽車模型和安全圖示,生動有趣地向小朋友們講解了交通規(guī)則和乘車注意事項,讓孩子們了解了實線、虛線、斑馬線都是生命安全線。派出所警官張林根椐四位“壞人阿姨”對小朋友的誘拐演練,詳細分析了騙子常用的誘拐方法,并教會孩子們?nèi)绾畏拦铡!安唤邮苣吧硕Y物”“記住爸爸媽媽的電話”“不給不認識的人開門”孩子們爭相搶答自己學到的安全知識。 就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安全意識,提高孩子的自我防范和自護自救能力,該園還利用安全教育知識宣傳欄、家園聯(lián)系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教育等形式,開展“你會保護自己嗎”“紅綠燈”“家里著火怎么辦”等一系列安全知識主題活動?!熬婇L鳴,只有時刻緊握安全這把‘鑰匙’,安全的大門才能為我們敞開,才能為孩子擎起一片安全的天。”李靜說。 學前教育作為社會民生的大事,關(guān)乎千家萬戶的幸福和未來。九寨溝縣教育局局長段季康說,學前教育的每一步提升,每一次進步和發(fā)展,都折射出九寨溝縣強化民生改善,全面提升教育水平和質(zhì)量的信心和決心。 據(jù)統(tǒng)計,截至目前,九寨溝縣共有在園幼兒1892人,中心幼兒園2所,中心校附屬幼兒班15個,村級幼兒教學點15個,學前三年兒童受教育率達到80%。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wù)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yè)陪護、服侍老人、醫(y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w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