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高新網訊 為給社區流動兒童提供一個快樂的學習場所,裕華區裕翔街道辦倉豐路社區自創建之初,就成立了“社區愛心輔導站”,邀請河北師大的大學生志愿者為轄區流動兒童一對一地義務補習功課。
到輔導站做作業孩子們不孤獨
每周六下午2點到5點半,在位于南栗村附近的麗水青園小區活動室,“社區愛心輔導站”都會準時開課!此時,來自轄區30多名報名參加愛心輔導站的孩子們都認真地聆聽著一位位熱心的大學生哥哥姐姐為自己輔導功課。
“老師,這道兩根水管分別給水池注水的數學題怎么解答呢?”活動現場,社區小居民11歲男孩坤坤告訴記者,他要上五年級了,因為他父母學歷不高,平時又忙著工作,根本沒有時間輔導他,他最“怵”的就是數學,“每次我都把不會或者弄不明白的數學題留著,專門過來問大學生哥哥和姐姐,他們可耐心呢!”小燁則高興地說:“以前在家自己寫作業很孤單,總是寫上一會兒就想去玩。現在和小伙伴們在一起,大家互助互學,遇到難題還可以問志愿者老師,挺有意思,學起來更帶勁兒了。”
記者注意到,對于每個孩子的提問,來自河北師大勤助中心的30多名一對一的志愿者都是“有問必答”。
大學生志愿者杜然然告訴記者,她是環境科學專業的大二學生。本學期伊始,她報名參加了學校勤助中心組織的“愛心家教”活動,經過層層面試才順利“上崗”,“通過愛心家教活動,我希望能增加自己的社會閱歷,并幫助那些流動家庭的孩子們,這比做有償家教更有意義。”她說,從今年3月份上課至今,她幾乎期期不落地為社區兩名初中生做專業輔導,即便周六臨時有事,她也會再跟孩子們約時間,要么到學校輔導,要么到小區輔導,“我帶的這兩個孩子都比較偏科,可看著他們一天天進步,我挺開心!”
結成愛心聯盟做流動兒童的知心朋友
倉豐路社區位于城鄉交界處,流動人口約有2萬人,其中不乏流動兒童。“外來務工人員學歷水平偏低,平時忙于做生意或者打工,根本沒時間或能力給孩子補習功課,再加上有些家庭條件困難,沒能力給孩子花錢找家教。看到這種情況,我們就想為這些孩子們做點什么。”昨日,倉豐路社區居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居委會2014年創立之初,他們就與河北師大勤助中心聯系,共同創建了“一對一”社區愛心輔導站。
輔導站剛一成立,就得到了轄區家長和孩子們的追捧,“去年有20多名孩子報名參加活動,今年增加到30多名孩子。這些大學生志愿者與每位孩子”結對認親’,每周給孩子輔導功課,定期給家長匯報孩子學習進展。”該負責人認為,這些大學生志愿者不僅僅給孩子提供學業上的幫助,還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孩子良好的學風和奉獻精神。
“社區辦的這個愛心輔導站很不錯,純公益,孩子數學不好,我們根本輔導不了,就請大學生給孩子重點輔導數學。志愿者都挺負責,期期不落給補習。”學生家長王翠說,對于他們這些外來打工者來說,社區的愛心輔導站就是“雪中送炭”!
社區負責人杜女士說,社區愛心輔導站已經成了流動兒童的第二課堂,這個課堂不僅幫了家長,還快樂了孩子,“也許在旁人看來,這個活動很渺小,可對于受助家庭來說,就是給他們送愛心,送溫暖。”她說“愛心輔導站”會長期開展下去,如果轄區有家長需要,可以直接到居委會報名。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