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家長需要著重培養的一個地方。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對于孩子來說是受益終生的事情。畢竟,語言在人際交往關系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語言是人們交往的最主要工具,對于學齡前兒童來說,家長怎樣才能幫助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呢?
多觀察
現實生活是言語發展基本源泉,幼兒的言語往往是將自己看到、聽到、感覺到的一切事物用詞句來表達。現實是幼兒認識世界的第一步,新鮮的環境、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既充實了幼兒說話的內容,又為他們創設了說話的情境。在教學中,引導孩子有目的地觀察、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激發他們說話的愿望。抓住一日活動中的每一環節,讓孩子自由選擇觀察對象,進行隨機教育,這是口語表達能力培養的有效方式之一。
例如,晴雨天變化的一剎那就為孩子提供了生動的教材,讓幼兒親自看看雨景、聽聽雨聲、踩踩雨水,邊看邊說;再如春季來臨之際,為孩子準備小蝌蚪、花種子等,指導孩子親手培養、種植,并仔細觀察它們的動態、生長過程及變化特點等,有意識引導孩子觀察,并啟發其將看到、想到的都說出來,以達到其綜合表達能力的提高。
多傾聽
聽覺是一項教育內容,它不僅要求孩子會聽,而且必須聽懂。用口語培養孩子認真傾聽的良好習慣,這是提高孩子口語表達能力的基礎。那么,如何培養學齡前兒童良好的傾聽習慣呢?開始可以選擇一些故事性強、幽默有趣的故事,講給孩子聽,隨著時間的推移、知識的積累,進而開始選擇朗誦文字性較強、情節豐富的故事。
在聽故事中,孩子往往滿足于故事情節,常常聽完就算了。如何通過故事從中汲取語言材料、發展口語?在復述過程中有意識引導孩子回憶故事主要情節,對一些新詞、新句加以強調,并讓孩子說出來,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孩子懂得如何去傾聽故事,而且還真正發揮故事的教育作用,使孩子因為對故事內容感興趣,從而在獲得智力和情感上的滿足中不知不覺地學習故事中的生動語言。

多思考
學齡前兒童好奇心強,思維正處于躍躍欲試階段,因此培養孩子擴散性思維就成為語言教育的重要部分。為孩子樹立一個觀念:“和別人說的不一樣,不論是一個詞匯,還是一句短句,都鼓勵孩子說得不雷同,多方位地思考問題。
可以經常選擇富有想象力、創造性、積極誘發幼兒思維活動的問題,如:“天下雨了,你沒帶傘,該怎么辦?”、“天上的白云像什么?”“……這些像什么、是什么、怎么樣……”等大大激發了孩子學習語言的興趣,而擴散性思維的培養又促進幼兒更自覺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為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最好的素材。
多說
說話是孩子表達自己愿望的方式,為了使孩子話說得好讓孩子積極地談談周圍的事物,引導他們說出“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想到什么”,這樣把聽、看、說練習和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讓孩子有話可說、說得高興、說得好。
在培養孩子口語表達能力過程中,進行擴詞、擴句、造句訓練,讓豐富的感性經驗運用于實際中,這是提高孩子口語表達能力的主要手段。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創編故事、角色游戲等,讓孩子在模仿角色的口氣中組織語言,并創造出許多有趣、充滿想象力的對話,進一步提高孩子口語表達能力。
小編寄語: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事情,需要家長多一些耐心,多掌握一些方法,借鑒成功經驗,讓孩子的語言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