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許沁)5月17日是第25個全國助殘日,主題為“關注孤獨癥兒童,走向美好未來”。記者從市特殊教育工作座談會上獲悉,本市現有特殊教育學校29所,特殊幼兒園1所,高等教育點4個,基礎教育階段在校學生9033名,大約40%至50%學生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建立了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互相銜接、普特融合的特殊教育體系,基本滿足殘疾兒童的入學需求。
原標題:基本滿足殘疾兒童入學 本報訊(記者 許沁)5月17日是第25個全國助殘日,主題為“關注孤獨癥兒童,走向美好未來”。記者從市特殊教育工作座談會上獲悉,本市現有特殊教育學校29所,特殊幼兒園1所,高等教育點4個,基礎教育階段在校學生9033名,大約40%至50%學生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建立了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互相銜接、普特融合的特殊教育體系,基本滿足殘疾兒童的入學需求。 記者在華東師范大學附屬盧灣輔讀實驗學校看到,6名一年級學生在上感知課,根據要求挑豆子,識別蕓豆、綠豆、黑豆等不同豆類,鍛煉手指肌肉。家政室設計成一室一廳一廚一衛的套間,正在上職業體驗課的學生學習打蛋、蒸雞蛋等。學生超超8歲時還不會開口說話,現在已能進行一般交流,會洗衣服、擦灰等簡單家務,每周兩個全天到社區圖書館實習,從事理書、打掃、分發報紙。 “自閉癥兒童的教育關鍵是融合。”盧灣輔讀實驗學校校長、著名特殊教育界專家何金娣說,為了將課堂教學更社會化,老師帶不同年齡的孩子去醫院、公園、商場、電影院等公共場所,接受不同程度的社會化培訓。比如:低年齡段孩子上街學習識別紅綠燈,去超市用錢買東西;中年齡段孩子學習刷卡買票乘地鐵,去醫院掛號就診看病等。 市教委基教處調研員陳東珍介紹,本市自2001年起將特殊教育對象從盲、聾、弱智三類殘疾兒童擴大到自閉癥、腦癱、多重殘疾等兒童。上海率先把對殘疾兒童的免費教育擴大到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采取多種舉措為殘疾兒童創造良好學習條件。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