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目標及模式
保障人身安全,規避意外風險是壽險公司的立業之本。根據2009年一項針對上海兒童安全的調查,中德安聯發現占總兒童人口20%外來務工子弟,意外傷害的比例卻是本地兒童的2.3倍。而其中交通和溺水是兒童死亡的重要原因,而這些意外的事故很多情況下都是通過對兒童和家長的教育可以避免的。而流動兒童的安全教育更需引起重視,中德安聯的調查顯示, 87%的流動兒童過馬路經常不走人行道,45%的人騎車帶過人(法律規定12歲以下不可以騎車帶人)。
中德安聯計劃通過有計劃,有步驟地推廣兒童安全教育,從弱勢群體到正常兒童,從兒童到家長,從員工到公眾,進一步增強兒童自我保護意識,防范意外事故的發生。同時與志愿者活動,渠道發展和客戶活動相結合,借助公益的平臺,加強企業凝聚力。
2009年,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推出了針對流動兒童的志愿者項目安聯兒童安全課堂。2010年將課堂帶到了全國所有的分公司市場。2014年,該項目迎來開展五周年紀念。
管理設計
安聯兒童安全課堂項目主要由企業自行管理開展,同時也保持與相關公益機構的合作。
企業的管理和監督
安聯兒童安全課堂項目工作包括幾個方面:
1. 課程課件的開發;
2. 目標群體即流動兒童學校的聯系;
3. 志愿者管理,包括招募、培訓等;
4. 項目活動執行。
公司企業傳播部設專門管理安聯公益活動的負責人,推進并管理以上各項工作的展開。每年,安聯公益都會完成兒童安全課堂的項目報告,以及評選優秀志愿者,反映項目的年度成果。
與公益機構的合作
流動兒童是社會關注的群體,更是很多公益機構定向幫助的特殊人群。所以,安聯的兒童安全課堂項目也積極尋找相應的公益機構開展合作,實現公益資源的互享。
在與公益機構的合作方面,項目主要體現在尋找流動兒童群體以及活動執行兩個方面。
戰略意義
安聯兒童安聯課堂旨在幫助社會弱勢群體加強風險意識教育,而作為保險企業,為人們提供人身保障,規避風險是我們的工作本質。
企業的效益同時體現在社會責任與經濟效益兩個方面,兩者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從企業社會責任角度,兒童安全課堂項目以公益形式回饋社會,幫助企業樹立良好的企業社會責任形象,從而增強員工的凝聚力,取得客戶的信賴和支持,產生更好的商業效益。
同時,由安全教育話題促發人們提高風險意識,進一步認識到保險對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商業機會。
項目社會效益
安聯兒童安全課堂自2009年4月起為民工子弟小學的孩子們提供交通、消防、衛生、運動等方面的安全知識教育。
中德安聯的員工志愿者通過形式活潑,內容豐富,充滿互動的課程為可愛的孩子們帶去更多的安全知識。更寬廣的視野、更自信的心靈以及更多的社會關懷。
截至2013年,“兒童安全課堂”的愛心接力棒已經傳至四川、上海、廣州、深圳、浙江、江蘇、北京等地,超過500名員工和營銷員志愿者參與其中,全國10所民工子弟小學近2000名的兒童從中受益。
與此同時,為了讓更多目標群體獲益,兒童安全課堂項目還延伸出了多個以安全教育為主題的活動,包括:
1) “你安全,我放心”四川兒童安全論壇
2011年5月是汶川地震三周年。作為一家保險公司,如何紀念大地震中逝去的生命,是安聯公益團隊思考的課題。
我們切入的角度,就是安全,特別是兒童安全。我們紀念大地震的方式就是引起公公眾對于日常風險防范的重視。重大自然災害的頻發提醒人們要長期重視風險防范和安全教育,而日常積累的急救知識在災難和危險中常常發揮關鍵作用。在風險防范這個范圍,兒童安全是公眾最關心的話題。
中德安聯安全教育系列公益活動歷時兩個月,特別邀請地質災害救援隊、120急救專家、戶外運動等特殊領域的專業人士,通過專欄的形式,連續與公眾分享各種安全急救話題和實用知識,其中包括地震、火災、交通、旅行以及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意外傷害等。人們可以了解地震來臨時的自救辦法;遇到火災時的避險與自救;乘坐交通工具時發生意外怎么辦;旅游探險時發生緊急情況如何避險與自救等等非常具有實用性的安全急救知識。同時,在成都,南充,樂山,瀘州,德陽五地共舉辦了六個兒童安全論壇,邀請專家為公眾講解兒童安全知識,近500人參加了講座,這些人多為年輕的父母,通過這個活動,增強了風險意識,獲得了安全知識。
2) 六一兒童圖片展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