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6日,羅嶺中心學校聯合湖南大學滴水恩公益創業協會舉辦的為期15天的暑期“七彩課堂”活動圓滿落幕。區教育局副局長馬宏岱、鎮政法委書記楊滿意,鎮黨委宣傳委員胡孔天,鎮民政辦主任陳許繼,大龍山中學校長朱仁勝,羅嶺中心學校校長金和常、副校長吳佛寧和部分學生家長參加了最后的聯歡活動。
自5月份開始,湖南大學滴水恩公益創業協會就與羅嶺中心學校進行深入細致的溝通,雙方選派專人根據支教學生的專業特點和留守兒童的現實需求定制了教學課程,突出“財商和法商”的文化啟蒙教育,突出“各地文化交流”,多維度對留守兒童進行文化熏陶。
“七彩課堂”活動開始后,來自九省的11名志愿者們克服了自身的生活實踐能力不足的問題,克服了教學經驗缺乏的弊病,用大哥哥大姐姐的方式和留守在家的孩子們打成一片,耐心的制作微視頻進行安全技能循環教育,開展針對性活動進行“勇氣”和“生命”方面的心理疏導,帶著孩子們見識了“法”的莊嚴,領略了“經濟”的魅力。活動過程中,開展了多輪“模擬法庭”活動,經常性組織理財辯論,獲得了家長的一致好評。
為了將志愿者的活動能夠讓外出和父母團聚的留守兒童也能受到同樣的教育,志愿者們主動將自己上課的內容用各種形式發布到“彩虹橋”上,形成了“財商與法商”基礎課程、“我的家鄉”等欄目讓感興趣的孩子進行深入學習,還錄制了關于如何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微視頻經驗交流通過微信公眾號“汝言學堂”獨家發布。在本次活動過程,學校積極倡導的雙線安全觀察員、生活指導教師模式為活動提供了細致的安全屏障,將風險等級降低倒了0;新聞值日官制度讓課堂上的所有繽紛的活動通過網站、微信平臺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社會公眾推送,增加的信息的透明度,獲得了極佳的社會輿情。這些措施增進了與協會的互信程度,達成了常態合作的意向。
“七彩課堂”開展過程中,受到了區教育局、鎮黨委、政府、社區的大力支持,得到了愛心人士的無私奉獻,獲得了“宜秀教育”、“戲鄉羅嶺”、“美好羅嶺論壇”等微信公眾號和新聞媒體的持續聚焦報道。
據悉,“七彩課堂”活動是彩虹橋的一項特色活動,旨在通過大學生支教的方式帶給留守兒童豐富多彩的有別于學校教育的拓展教育體驗,擴大知識面,增長見識,倡導個性發展。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