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跟爸爸媽媽去泰國玩,我就可以做小翻譯啦!”周四下午,上課鈴還沒響,高新一小經典校區二年級(21)班的黃馨漪早已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著他們班的泰語老師進教室。從這學期開始,經典校區二年級的孩子首開泰語課,新鮮感彌漫著整個教室。 其實,關于高新一小的校本課程,早已成為孩子和家長津津樂道的話題,各年級的同學都有不一樣的體驗。除了今年二年級的同學嘗鮮泰語課外,學校還在三年級開設了韓語課、四年級開設了兒童法律、五年級開設了日語課、六年級開設茶藝課等特色課程。多樣的校本課程成為高新一小的一大亮點。 有亮點:特色語言“鬧”課堂 泰語課在孩子們的期待中開始了,“這是一張地圖,誰能告訴老師哪里是中國?哪里是泰國?”第一堂課,孫惠娟老師用這樣的方式帶孩子首先認識泰國。 “老師我去過泰國!”、“泰國的水果之王是榴蓮!”……孩子們對泰國都不陌生,七嘴八舌的說起自己所知道的泰國。 “好的,看來同學們對泰國都不陌生,那么大家知道在泰國該怎么問好呢?”孫老師提出問題后,給孩子們做了示范:兩手并攏,放在頭頂說“薩瓦底卡”,是對長輩問好,放在鼻尖是朋友間問好,放在下巴是與晚輩問好。“一個問好有那么多講究啊。”同學們感嘆之余,紛紛用學習到的方式相互問好。 “泰語課沒有作業,又好玩,我特別喜歡。”二年級的孫榕鞠說。 記者在高新一小的泰語課堂上看到,孫老師授課的內容比較有趣,先從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你好”、“謝謝”、“再見”等入手,中間穿插一些泰國的小故事,讓同學們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相關的知識。 有興趣:學生現學現賣 “王老師,薩瓦底卡”,高新一小二年級(21)班的同學們上完自己的第一堂泰語課后,開始現學現賣,在走道上見到自己的班主任老師,有模有樣的用泰語給老師問好。 “我今天回去要教給爸爸媽媽說泰語,還要告訴他們,其實‘薩瓦底卡’是泰國女孩子的問好方式,而男孩子則不能這樣子說。”孫榕鞠非常喜歡泰語,覺得泰語說起來很好聽。 “我之前就是學校泰語社團的老師,泰語加入校本課程后,主要目的是讓同學們接觸一些新東西,觸發他們不同的興趣點,所以課程設置相對簡單,課堂氛圍也輕松一些,沒有作業也沒有考試,對學生的要求就是每個人都能開口說。”孫惠娟老師說。 有舉措:培養學生的世界眼光 泰語、韓語、日語、茶道……讓同學們大呼“上學太好玩了!”高新一小之前就有不同的語言類社團,比如泰語、韓語、日語等,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報名參加,而從本學期開始,這些內容都編入學校的正常課時,在不同的年級開設不同的校本課程,讓每個學生都能有全新的體驗。 高新一小校長金明華表示,“學習一門語言本身并不重要,這只是一個載體,核心還是要培養學生的國際意識,世界眼光。我們在課堂中滲透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等內容,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培養起孩子的興趣”。金校長希望這些課程的開設只是一個啟蒙,孩子有了興趣可以接著自學。 云南地處中國經濟圈、東南亞經濟圈和南亞經濟圈的結合部,正著力建設成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高新一小校本課程的開設,無疑將讓孩子關注的目光得到國際化的延展。 記者楊世玥楊定嘉攝影報道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