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事故、溺水事故、交通事故……目前正值暑期,關于孩子的安全事故不斷發生,讓人揪心。7月23日,陜西富平一位5歲女童被爺爺奶奶留在車內睡覺,失去意識,甚至出現接近腦死亡的癥狀,這已是7月被報道過的第五起“孩子反鎖車內”事件。如何避免兒童意外傷害,為暑假安全撐起保護傘?長江日報記者昨日梳理了常見的六大類型兒童意外傷害典型案例以及預防對策,供家長們參考。
【傷害類型:溺水】
4月26日,青山一名5歲男孩跟隨外公到公園玩,不幸溺亡在園內的河溝,孩子離世時,手里還攥著悠悠球。
5月2日,10歲男孩在武昌某游泳池溺水。經過持續1小時的心肺復蘇救回一命,遺憾的是,智力受損。
據武漢水上警方披露的數據顯示,每年5—8月發生的溺水警情,占全年總數的八成以上,其中以7月數量最大,占總量近四成;從時段上看,18—22時報警最多,其次是13—15時。
溺水報警的地點多為交通方便的傳統嬉水場所,長江段武昌大堤口、漢陽門、龍王廟、青山建六區域、漢江段江漢一橋兩岸、東風險段、水文碼頭、硚口河灘公園等江城野泳八大險段警情占總數的84.8%。
預防:溺水童謠要牢記
教育部近日發布了溺水童謠:“游泳戲水夏日到,偷偷下水不得了。擅自結伴不能保,大人陪護不能少。沒有救援不要去,陌生水域不可靠。水性差的不救人,安全六不別忘掉。”
兒童在游泳時應注意:不私自下水游泳;不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下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家長要加強對孩子的防溺水教育和監護,指導孩子熟練掌握游泳技巧。
【傷害類型:反鎖車內】
6月27日下午,湘潭一小區一名4歲男童被發現在自家車中身亡,當天湘潭最高溫度為36℃。
7月12日上午,山東沂水縣一名3歲女童被幼兒園園長遺忘在車內近10個小時,不幸身亡。
有研究表明,車門窗緊閉的情況下,10分鐘內,車內的溫度會迅速提升6℃—7℃。而在相同環境下,兒童體溫升高速度比成人快3—5倍,車內溫度的快速上升可能導致孩子出現體溫飆升、脫水、窒息等癥狀,嚴重的話甚至死亡。
預防:別把孩子單獨留在車內
無論離開多久,都別把孩子一個人留在車內。
如孩子已鎖車內,應保持冷靜,尋找備用鑰匙開門,或砸碎車窗玻璃,同時報警求救。
教孩子自救,比如鳴笛、亮燈光、開故障警示燈及拍打車窗等方式,引起周圍人的注意。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