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寶琴,女,1962年10月出生,現任寶雞市金臺區寶中路2號西關社區黨委書記,一提起她的名字,整個社區可謂家喻戶曉,愛人做心臟搭橋手術昏迷不醒,她默默擦干眼淚,帶領社區工作人員連續工作36個小時,按時完成了各項創文工作;她患膽結石準備做手術時接到工作安排,于是冒著大雨,帶領團隊忙碌到深夜。她還為社區農民工子女和留守兒童開設“四點半課堂”,解決了孩子們放學后進不了門無人輔導的困難。
原標題:西關社區黨委書記成寶琴為留守兒童開設“四點半課堂” 
成寶琴,女,1962年10月出生,現任寶雞市金臺區寶中路2號西關社區黨委書記,一提起她的名字,整個社區可謂家喻戶曉,愛人做心臟搭橋手術昏迷不醒,她默默擦干眼淚,帶領社區工作人員連續工作36個小時,按時完成了各項創文工作;她患膽結石準備做手術時接到工作安排,于是冒著大雨,帶領團隊忙碌到深夜。她還為社區農民工子女和留守兒童開設“四點半課堂”,解決了孩子們放學后進不了門無人輔導的困難。 她視社區老人為珍寶“重點就是為老人服務” 西關社區位于老城區,隨著城市東擴戰略的實施,這里老住戶多、困難群眾多的特點日趨凸現,60歲以上老人就有627人,低保(困難)戶131戶,工作相對難度大。作為社區書記,成寶琴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到住戶家噓寒問暖,解民憂、化民怨。2001年,成寶琴當選為西關社區居委會主任,2011年當選社區黨總支書記,在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14年。 “我干的都是應該的,沒有大家說得那么好。”21日下午,華商報記者在西關社區見到成寶琴時,她謙虛地說。 初見成寶琴,第一感覺就是和藹可親,已經53歲的她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年輕,穿著裙裝的她干練又優雅,她告訴華商報記者:“干社區工作就要心大不計較才能干好,社區工作很瑣碎,有時候也會遇見個別不講理的群眾,很多群眾有時候都看不過眼了,勸我說,你受這氣干啥,還不如回家,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對自己說,群眾正在氣頭上,說話重了也是能理解的,這點氣都受不了,還干啥社區工作。” 這時,一位群眾前來咨詢關于給孫子辦理醫療保險的事情,成寶琴耐心地給她講解在哪里辦理,如何辦理,臉上一直帶著微笑,沒有一絲不耐煩。最后,那名群眾拉著她的手說,大妹子,多虧來問了你,不然又得多跑幾趟冤枉路了。 提起社區的老人來,成寶琴如數家珍:“他們可都是我們社區的寶貝呢,我們的工作重點就是為這些老人服務。” 李文秀老人是烈士家屬,他兒子在老山前線犧牲了,老伴今年4月份剛去世。老人之前住的房子沒有天然氣,沒有暖氣,成寶琴就張羅著給老人租了個帶有暖氣的房子,并幫老人搬了家。平時沒事成寶琴就和社區工作人員上門陪老人聊天、打掃衛生,逢年過節也是第一個趕去看老人。 “林玉花老人參加過抗戰,98歲的馬景新的家庭還是我們的和諧家庭,”提起社區的老人,成寶琴了如指掌。 丈夫剛做完手術她就離開去工作 熟悉成寶琴的人都知道,她經常用這句話不斷勉勵自己——“矛盾是我工作不到位,問題是我未盡心,辛苦我一人,幸福千萬家。”社區居民說,成寶琴書記這些年為大家,舍小家,付出了太多的心血。 2011年6月18日下午,成寶琴的愛人突發心肌梗死,在寶雞市中醫醫院連夜搶救,當天上午她就接到上級通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社區面臨驗收”。第二天凌晨1點半,她看到剛從手術臺做完心臟搭橋術下來、還處在昏迷不醒中的愛人時心痛落淚,但想到上級的緊急通知,她默默地擦干眼淚,帶領社區5名工作人員連續奮戰36小時,按時完成了創文資料。 2014年4月份她患膽結石準備做手術時接到工作安排,于是冒著大雨,帶領團隊忙碌到深夜。 2013年,看到社區農民工子女和留守兒童放學后無人照顧,她又辦起了“四點半課堂”,解決了孩子們放學后進不了門無人輔導的困難。 14年來,西關社區先后榮獲“全國學習型家庭創建示范區”、省“充分就業先進社區”、省“文明社區和諧家園”、省“文明社區”、省“計劃生育先進社區”、市“社區建設先進集體”等諸多榮譽。 成寶琴對社區每戶家庭情況都心中有數,鄰里糾紛、水管爆裂、下水道堵塞,群眾第一時間找的是她;孩子就業、小孩入托,首先找的還是她,因為大家知道,不管再難辦的事情,只要找她,她都會竭力解決。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