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研究生志愿者與崇川區(qū)學田街道“知心奶奶”群體聯(lián)合創(chuàng)辦“七彩周末課堂”三年多,至今已開課140多堂,她們定期為轄區(qū)新市民子女輔導功課——
新學期伊始,對南通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研一學生劉璐來說,最開心的事是擔任了學田街道“七彩周末課堂”輔導老師。“我們40名研究生志愿者,接過上一屆學長、學姐們的愛心接力棒,倍感責任重大。”
七彩課堂里放飛夢想
“七彩周末課堂”作為學田街道青年干部十大微公益項目,創(chuàng)辦三年多以來,已有近百位轄區(qū)“流動花朵”從中受益。學田街道黨工委書記陸燕介紹,街道“知心奶奶”群體積極向通大研究生志愿者提供轄區(qū)新市民子女信息,“讓他們了解‘流動花朵’的基本情況和興趣愛好等。”
“研究生志愿者們分為5個小組,每逢雙休日就輪班來社區(qū)義務輔導新市民子女。”陸燕介紹,志愿者們圍繞課業(yè)輔導、親情陪伴、感受城市、自護教育等5項服務內容開展活動,提高新市民子女們的綜合素養(yǎng)。
“我們這幫通大研究生志愿者都是學教育學的,將來就業(yè)方向絕大多數是教育領域。”通大研究生志愿者盧倩說, “七彩周末課堂”也讓她們了解不同年齡段孩子們的心理特點,“輔導學生也是對我們理論知識的一次檢驗,我們的教學水平在實踐中得到更快提升。”
“每一個孩子都有七彩夢想,他們在‘七彩周末課堂’里盡情學習知識、感受科學魅力。”“知心奶奶”蔡松英告訴記者,要衷心感謝通大的研究生志愿者群體,“‘流動花朵’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她們的無私付出。”
“流動花朵”變化喜人
孿生兄妹王子強、王子璇來自安徽省渦陽縣青町鎮(zhèn)殷廟村。“哥哥和我都在通師三附上六年級,他在六(4)班,我在六(8)班,我的學習成績比哥哥要好呢!”王子璇皮膚黝黑、個子不高,但反應靈敏。
19日下午,一名新上崗的通大研究生志愿者不厭其煩地教王子強、王子璇讀英語單詞。“這位老師像大姐姐一樣對我們好,教得很耐心。”王子強告訴記者,“爸爸做房屋漏水維修工作,媽媽在轄區(qū)內開了一家小理發(fā)店,他們文化程度都不高,沒能力輔導我們。”
曉琦出生在如皋農村,隨打工的父母來到南通數年。“上小學時,我最怕寫作文,是‘七彩周末課堂’的大姐姐們悉心輔導我。”曉琦告訴記者,現(xiàn)在喜歡寫文章,上作文課也不怕了,“我在田家炳中學上初一,校園學習生活很適應。”
“‘流動花朵’們學業(yè)不斷進步,我們看在眼中,喜在心頭。”蔡松英說,三年多來,近百名轄區(qū)新市民子女在“七彩周末課堂”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健康快樂成長,“一些已升入初中的新市民子女,還想繼續(xù)在‘七彩周末課堂’上課。”
劉榮榮是王子強、王子璇的母親,她告訴記者,“我們夫妻倆文化程度低,沒有能力輔導孩子。多虧了‘知心奶奶’牽線,通大研究生們無償為孩子們輔導功課,真令人感動。”
一定傳好愛心接力棒
通大研究生劉璐來自鹽城,今年年僅22周歲。“我是通大教科院研一學生,從這學期開始,我們40名通大研究生志愿者,將接過上一屆同學的愛心接力棒,繼續(xù)擔任學田街道‘七彩周末課堂’的輔導老師,為轄區(qū)新市民子女輔導功課。”
盧倩是劉璐上一屆的師姐,她告訴記者,“我們升入研二以后,學業(yè)和社會實踐增多,精力有限,所以將愛心接力棒傳給下一屆的同學們。”小盧特意介紹了上一屆師姐李花平的感人事跡,“她當年受到一位教師的無私幫助而改變人生命運,她擔任‘七彩周末課堂’輔導老師任勞任怨。”
李花平出生在陜西臨潼貧困農村,原本學業(yè)不算優(yōu)秀。在她迷茫時,初中數學老師于衛(wèi)鋒主動提出要免費為她補課。就這樣,在中考迎考的最后階段,在于老師精心輔導下,李花平終于考入當地重點高中。三年后,她順利考入西安外國語大學英語專業(yè)就讀。2012年9月,小李考入通大教科院,攻讀教育學碩士學位。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yè)陪護、服侍老人、醫(y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