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防城港5月31日電 題:廣西瑤族留守兒童的六一“夢想課堂”
作者 雷奧琳 何舜妤
“媽媽是開學第二周的星期二走的,爸爸是開學第二周的星期五走的,他們去廣東打工。”楊鳳茵一字一頓地說。從今年上半年開學至今三個月過去,她依舊將父母離家的日期清晰地記在心中。
13歲的楊鳳茵比同齡人稍顯瘦弱,她在壯村瑤寨環繞的廣西防城港市垌中鎮那涯小學讀六年級,學校南面與越南毗鄰,擁有超過75%的瑤族學生。近年來,當地村民多外出務工,遠至廣東、深圳一帶,由此產生一批留守兒童。
5月30日,“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由中國移動廣西防城港公司組織的一支年輕員工隊伍,走進那涯小學開展以“一路陽光·‘移’路愛”為主題的“夢想課堂”活動,一同為這些少數民族留守兒童慶祝節日,給這些留守兒童捐贈圖書、講述勵志小故事,與孩子們探討未來的夢想,鼓勵他們勇往直前。
自小沒有爸媽在身邊呵護,楊鳳茵格外堅強。她平時在校住宿,每逢周五獨自步行1小時山路回家,她說:“我一點兒也不害怕。”盡管工作忙碌的父母很少打電話回家、兩周才能聯系一次,楊鳳茵懂事地說:“我能夠理解爸爸媽媽,他們也是為了工作,為了我們家里人。”
楊鳳茵家中有9口人,年邁的奶奶經常腿疼,由于父母不在身邊,她對奶奶的健康一直很擔心。當天走進那涯小學為孩子們帶去“六一”祝福的來自企業的大哥哥、大姐姐們,讓這個瑤族女孩暫時拋開了對奶奶的擔憂和對父母的思念。
在“夢想課堂”上,孩子們聚精會神地聽著勵志故事,積極地探討自己將來的夢想,并展開猜謎語等互動游戲,課堂上不時傳出陣陣歡笑聲。
長期對像楊鳳茵一樣的留守兒童寄予關注的班主任韋達良說,他的班上29名同學中,父母單方或雙方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超過10人。
留守小學生對父母外出打工早已熟習。就在前兩天,當楊鳳茵的同學趙才和經轉告得知自己的父母再次踏上離家務工的“征程”時,他顯得格外平靜。趙才和性格外向,成長在地處中越邊境的防城港十萬大山深處。
趙才和說,雖然希望爸爸媽媽能留在家中,可自己也知道家里的經濟來源基本上仰賴父母的薪資。
父母的離鄉意味著照顧妹妹的重任又落到趙才和稚嫩的肩膀上。這個在班里成績優秀的13歲男孩自信地說:“我自己會做飯、洗衣服,能夠很好地照顧妹妹和我自己。”他表示,自己長大后想成為一名軍人,“因為可以保家衛國。”
“如果爸爸媽媽能回來陪我過‘六一’,我就很開心了。”楊鳳茵說。盡管知道父母回家陪伴自己過“六一”是個奢望,孩子們依然很快樂——當天,他們收到了大哥哥、大姐姐們贈送的魔方、玩具棋、文具等小禮物,感受到社會家庭的溫情與關愛。(完)
標簽: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