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顧小萍)
怎樣給吞咽困難老人喂飯?如何避免尿失禁老人反復感染……昨天,秦淮區30多個養老機構的60多名養老護理員齊聚一堂,接受來自臨床護理專家的規范護理培訓。接下來,棲霞、浦口等區400多名養老護理員將分批接受這一培訓。據悉,近年來我市養老機構的護理員上崗前均會接受培訓,一直由家政服務培訓機構進行,多是基礎家政服務內容。由臨床護理專家為養老機構護理員進行規范化培訓還是首次。
吞咽困難老人剛進養老院應該怎么喂飯?培訓老師拋出這一問題后,臺下的護理員便展開熱烈討論,“他想吃米飯就給他吃米飯,想喝稀飯就喂稀飯。”養老護理員宋英(化名)這一“答案”立馬被否定,“我們應該給每個老人進行吞咽能力測試,給他們喂一口水,根據一次性飲水量判斷其吞咽能力,再確定是喂流食、半流食還是干飯。如果沒有判斷好就直接喂飯,容易造成嗆咳,嚴重的會導致肺部反復感染。”聽著老師的講解,護理員們認真聽著,不時在筆記本上記下培訓重點。
據介紹,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60歲以上老人占據相當一部分比例,其中,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養老正成為社會一大負擔。而根據相關部門統計,我省失能老人約250萬,其中八成以上患多種慢性病,失能臥床時間平均達5年左右。“我市失能和半失能老人不低于20萬,入住養老機構的老人中,80%以上處于失能或半失能。”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南京護理學會理事長、鼓樓醫院主任護士陳湘玉告訴記者,為進行失能老人護理狀況的調研,該院護理組去年選擇了38例尿失禁老人進行跟蹤,發現護理都很不理想,“有一個老人的家,我們是從巷子口循著氣味找過去的。”陳湘玉說,居家和養老機構的護理員“專業性和規范性”不足,會導致失能老人瘡口反復感染等,這不僅增加家庭經濟負擔,也給醫院病床周轉帶來影響。為此,我市試點推進臨床規范化護理進入養老機構,護理員培訓考試合格后才能領取初級養老護理員上崗證。
記者看到,此次進行的“初級養老護理員培訓”涉及生活照料、基礎護理、康復護理等多個方面,除了課堂專業知識培訓,還有現場實際操作訓練。“希望通過這樣的規范化培訓,讓護理員的技能進一步提高,一方面提高老人們的生活舒適度,另一方面減少更多并發癥的發生。”陳湘玉說。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