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由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可口可樂中國聯合四川省婦女發展基金會創辦的兩所“媽媽家”社區發展和服務中心在四川省樂山市落成。由此,四川省已建立4個“媽媽家”,每年可直接為超過5萬名社區婦女提供學習和發展的平臺,有效推動當地社區內社會效應和家庭經濟效應的齊頭并進,成為創新社會綜合治理的新典范。
“媽媽家”讓留守婦女重拾自信
家庭是幸福的據點,營造一個和諧、快樂、幸福、美滿的家庭,成為社會每個人一生中重要的任務和責任。而女性作為一個家庭最重要的穩定因素,在今天充當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城市擴張與發展,大量城鄉結合部的新型社區快速形成,社區里有當地返遷農民、城市搬遷出來的居民、商購住房到此的外來移民,以及大量來此謀生的商販、打工者等流動人員。不同的生活背景與習慣,復雜的構成,如同新組建的一個巨大家庭,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情基礎、交流不暢、信任缺失,易導致諸多社會矛盾?!敝袊鴭D女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秦國英指出。
于是,“媽媽家”應運而生?!皨寢尲摇鄙鐓^發展和服務中心是中國首個“政府主導、公益組織運營、社會企業參與”的創新社會公益項目。該項目順應四川災后重建的城鎮化發展戰略,著眼長期持續提升婦女綜合素質和社區服務技能,打造婦女就近服務社區、服務家庭的良性經濟循環體系。
2014年3月6日,第一個“媽媽家”在成都市青羊區蘇坡街道中壩社區正式啟用。通過“媽媽家”的牽線搭橋,很多留守婦女重拾自信,找到了社區的歸屬感,也獲得了更多的收入。
秦國英表示,女性是承接社區和家庭的橋梁,是社會的中堅力量。婦女的經濟獨立、素養提升不僅是家庭幸福的保障,更直接關聯到全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媽媽家’區別于簡單資助型公益項目,它圍繞女性,聯結家庭,服務社區,激發女性力量對社會發展的積極影響,為扶持婦女就業和社區綜合治理探索出了一個創新模式,我們期待它能成為我國社會治理的有效補充。
“最美家庭”分享親情故事
最近,家住成都市青羊區蘇坡街道中壩社區中壩小區的李群芳格外忙碌,她不再是忙打麻將,而是忙著上課。人到中年還能重新走進教室,這一切都得益于“媽媽家”社區發展和服務中心。
與李群芳一樣走進“媽媽家”而開啟生活一片新天地的還有魏容,她在照顧孩子之余每天到“媽媽家”免費學習蜀繡。半年下來,她的作品一幅能賣幾千塊,她正憧憬著自己在不久的將來成為蜀繡大師。
政府提供場地、設施等硬件條件,企業負責運營管理,社會志愿者提供技術培訓,各類組織間的緊密聯系和有機互動,不僅激發了文化創新能力,為活躍社區文化生活增光添彩,而且更為社會治理闖出一條新路徑。
在中壩社區“媽媽家”服務中心另一活動區域,來自蘇坡街道各社區的60余名學員正在參與“孝、美、親、和”的主題大討論,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說出了自己對于“最美家庭”的理解,并深情講述發生在自己身上或身邊的關于家庭和睦、鄰里和諧的故事?!斑@樣的主題討論能和鄰居們分享親情故事,我覺得非常有意思,畢竟,小家寧,大家安?!奔易≈袎紊鐓^的朱群秀說。
中壩社區主任邱霞介紹,除了傳統居家技能培訓外,“媽媽家”還開展關于傳統文化與幸福人生、從婚姻個案看幸福家庭建設等方面的母親課堂系列話題討論,讓社區居民之間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學習。通過建立“媽媽家”綜合服務平臺,聯系并服務著越來越多社區婦女,和諧而溫馨地交流,也有助于城市綜合治理。
致力建設和諧幸福的社區之家
據了解,成都中壩社區的“媽媽家”開課一年多來,已培訓兩萬多人次,排隊等待報名的也有七八百人。有針對性的課程培訓、豐富實用的交流活動,得到眾多女性的認同。目前課程培訓主要集中在周一至周五,涵蓋針對兒童、重振家風的“童蒙課堂”;針對女性的女紅刺繡課;針對老年人的川劇課、象棋課。而每周末,鄰里之間交流廚藝的母親廚房、老年保健的養生課堂、家庭讀書會、小朋友們的書法以及武術課等特殊課程,也異常受歡迎。
如今,“媽媽家”的經營管理已逐漸形成“政府主導不主營,支持不干涉”“以志愿服務為基礎,企業捐贈、合作為支持”的新型社區治理模式。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