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僧多肉少!老年大學“一座難求”堪比春運!】老年大學為老年人開設的,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學歷教育,但是近十年以來,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讓老年大學蓬勃發展。一面是 “一座難求”的火爆,一面是教師無編制、收入無保障的困境, 老年大學面臨兩難考驗。
編導:馬然 何鋼
來源: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
導讀:我國最早的老年大學,是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也就是改革開放初期開始出現的。那時候,人們文化生活很單調,老年人更是缺少娛樂活動。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國第一所老年大學在山東成立,授課的內容有書畫、養魚、養花等等。盡管這個被叫做大學的學校,只是為老年人開設的,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學歷教育,但是近十年以來,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讓老年大學蓬勃發展。一座難求,正在成為老年大學的一種普遍現象。
報名現場不亞“春運”,老人大學“一座難求”
這是2014年12月,四川老年大學新學期報名時視頻監控拍攝到的畫面。小小的一個報名廳,被前來報名的老人們擠得水泄不通。由于學校采取先來后到的報名方式,這些老人們大部分都是在八點半學校開門之前就早早來排隊。
四川老年大學里,小小報名廳里水泄不通
四川老年大學學員楊元初:我就考慮到我家離這兒比較遠,所以提前一天在這個地方找個旅館住上。
楊大爺今年已經82歲,別看年齡大,但是楊大爺卻想要報名學電腦,這個課程每個學期的學費是200元。
楊元初:我非常想學這個。我報不了名,不能夠等到第二年再學,我年齡大了過后,年齡不行了,我想的話盡量爭取,在所不惜。
人聲鼎沸的報名現場,不亞于春運時的情景。當時報名的隊伍,從室內一直排到室外,又從室外排到了學校門口的馬路上,由于擁堵了交通,還引來當地警方維持秩序。
人聲鼎沸的報名現場,不亞于春運時的情景。
74歲的何有容就是當時拍攝這些視頻和照片的人。
四川老年大學學員何有容:攝影班特別地緊俏,不容易報上。我怕掉了隊,所以我就早上三點四十五就起床了,然后帶上干糧,然后坐出租車到老年大學門口來排隊。
按照先來后到的順序,凌晨四點就出門的何有容是第一個報上名的學員,何大爺說,他剛剛報完名走出教室,人山人海的現場就把他嚇了一跳。
成都地區想上省級老年大學的學員每年都能達到一萬多人。
四川老年大學教務處工作人員李波:這個是我們最近一次的報名資料,我們這么多資料,你看大概有1萬多份,每年一萬多人次單中,新對外招的可能只有七八百人次。
“女承母額”,母親為給女兒爭取老年大學學習名額,病重依然堅持上學。
按照規定,老年大學的報名門檻是50歲,加上報名等待的時間,一般來講能夠入學的學員年齡一般都在60歲上下,然而在學校去年入學的新學員中,52歲的徐晉梅,在四川老年大學是個特例。第一,她剛剛夠了入學報名年齡;第二,幾乎沒費任何周折,徐晉梅就成功入學。
徐晉梅的課程表上,周一到周四幾乎全天都有課。僅僅報一次名,為什么就能進入六個班的學習呢?徐晉梅告訴我們,其實,她是“女承母額”。
徐晉梅的課程表上,周一到周四幾乎全天都有課
徐晉梅的母親趙揚珍60多歲進入老年大學,先后經歷了十幾年的時間,才陸續等到了山水寫意班,舞蹈班等課程的名額,不僅學唱歌跳舞,還學習書法寫生,七十幾歲的老太太可謂是多才多藝。
可是就在去年,老母親突然被檢查出肺癌晚期,當時包括徐晉梅在內的所有子女都建議母親放棄老年大學的名額,專心在家保養身體。出于熱愛,母親沒有放棄學習,而她在病重時堅持上學,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
四川老年大學學員徐晉梅:母親病重的時候,也給學校打了電話的,就是說,我女兒要來上一定要收她,所以我一給班主任老師打了電話,她就說你來嘛,就給我報了。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