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老齡化步伐的不斷加快,大力發展基層老年教育事業已經成為滿足老年教育需求、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一個重大課題。近年來,市老年大學積極圍繞“整合教育資源、規范教育管理、創新教育發展”的思路,大力推進“三個課堂”建設,努力滿足不同層次老年人群的入學需求,有效解決基層老年教育資源短缺、覆蓋面過低的現狀,著力緩解入學難問題。
一是推進“精品課堂”建設。市老年大學大力加強學科、學制建設,一方面開展內部挖潛,每年推出新課程,努力擴大招生規模,一方面每年讓學完學制規定課程的老年學員能順利結業,努力形成“老學員出得去、新學員進得來”的管理機制,使有限的教育資源能得到有效盤活。同時,為了讓已經結業、有一技之長的學員有發揮專業特長的機會,在部分熱門學科開設提高班,重點為經過一定程序遴選的提高班學員“邁出校園、走向社會、發揮作用”搭建好平臺,鼓勵優秀學員積極為村落文化、企業文化、社區文化發展發揮專長,全校已經有130多名提高班學員成為基層單位的文藝骨干,受到社會各界好評。“精品課堂”的開設騰出了寶貴的學習資源,又激活了老年大學自身的體系循環,也為結業學員提供了一條繼續提高、發揮專長的新途徑。
二是推進“社區課堂”建設。在鎮(街道)、村(社區)建立市老年大學分校,在課程設置、教材配置、師資調配、教學評估等方面實行指導管理,有些分校開設的青瓷鑒賞、慈溪老話、地方戲曲等課程富有地方特色,受到老年學員歡迎。家門口的“社區課堂”既適應了老年人學習需求的多元化要求,又符合老年學員“就近學習、就近活動”的要求。截止目前,全市鎮(街道)、村(社區)分校達到260所,校舍總面積達到22718平方米,在校學員達到17700人左右。
三是推進“數字課堂”建設。牢牢把握我市作為全國首家“城鄉社區數字化學習能力促進會”實驗縣(市)這一契機,市老年大學依托市社區學習網站“99學吧”這一數字化學習平臺,開設老年大學網上學習課程專欄,通過建立電子閱覽室、“家庭學習網吧”以及POS機,向注冊老年學員發放電子積分卡,實施老年學員學習積分制度,建立優秀老年學員年度表彰制度,使老年大學數字課堂成為老年教育新的途徑,為老年學員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學習服務,形成了“人人可學、時時能學、處處可學”的學習平臺,推動老年教育數字化建設。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