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蛾P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全文如下。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中辦發〔2015〕2號)精神,全面構建我省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目標
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一)公共文化網絡設施完善。省市縣鄉村五級公共文化設施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各級各類公共文化設施得到有效整合。每萬人擁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面積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二)公共文化財政保障有力。建立穩定的公共文化財政保障機制,公共財政覆蓋范圍不斷擴大,公共文化單位的建設和運行得到有效保障,全省人均文化事業費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三)公共文化產品豐富多樣。群眾文化鑒賞、讀書看報、聽廣播、看電視電影、上互聯網、參與文化活動等基本文化需求得到有效保障。品種豐富、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的公共文化資源供給體系基本建立。
(四)公共文化體制機制健全。公共文化政策法規體系、黨委政府考核體系、服務與績效考核標準體系基本完善,政府、公共文化單位、社會力量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中的功能定位更加明確,公共文化服務管理和供給科學高效運行。
(五)公共文化服務高效便捷。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穩步推進,服務能力、服務質量和設施利用率明顯提高??萍及l展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影響力不斷加強,數字文化服務得到普及。
(六)公共文化隊伍發展壯大??茖W合理的文化人才培育、選拔、管理和考核機制基本建立。高素質文化人才不斷涌現,基層文化隊伍和文化志愿者隊伍總人數達到全省常住人口的千分之一。
二、優化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設施布局
(一)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全覆蓋。將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納入市縣城鄉建設規劃,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人口結構、環境條件及公共文化事業發展需要,合理規劃設施數量、種類和規模,列入同級政府固定資產投資計劃。依據國家有關標準規劃建設省美術館、劇場等。到2020年,省群藝館建成并投入使用。市級建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群藝館)、博物館和劇場等公共文化設施;縣級建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鄉鎮(街道、工業園區)建有綜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區)建有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配套建有文化廣場)。全省80%以上的公共文化設施達到國家有關評估定級標準三級館(站)以上標準,70%以上的行政村統籌建有集宣傳文化、黨員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和體育健身等于一體的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鼓勵縣級及以上建設具有地方文化特色或行業特色的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和美術館,支持各類專題館、主題館建設。
(二)加大公共文化資源整合力度。整合利用閑置學校等現有城鄉公共設施,依托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加強城市社區和農村文化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保障機制。深入推進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紀念館、美術館等免費開放工作,逐步將民族博物館、行業博物館納入免費開放范圍。將縣級電臺電視臺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完善財政支持和經費保障。推動科技館、工人文化宮、婦女兒童活動中心以及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免費提供基本文化服務項目。縣級及以上城市規劃展館應設有城市歷史文化展廳。
(三)加強流動文化服務建設。到2020年,市縣兩級圖書館、文化館各配備1臺以上流動服務車,所有縣(市、區)國有劇團均配備1臺以上流動舞臺車。組織流動舞臺車、流動圖書館、流動科技館和科普大篷車深入基層開展流動文化服務。開展流動服務所需各項經費納入本級財政經常性支出預算??h級及以上公共文化單位具備經常性開展流動服務的條件和能力。
三、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均衡發展
(一)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城鄉均等化。把城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納入各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城鄉發展規劃。推進“三農”出版物出版發行、廣播電視涉農節目制作和農村題材文藝作品創作。統籌推進農村地區廣播電視用戶接收設備配備工作,鼓勵建設農村廣播電視維修服務網點。發揮省市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群藝館)的區域中心館作用,推進省市縣鄉村五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的管理與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圖書館館外基層服務點和文化館基層文藝輔導基地建設。以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為中心,統籌管理、合理分配所轄行政村(社區)各類文化惠民工程資源。支持少數民族文藝作品創作生產,對少數民族出版物給予重點扶持,支持少數民族自治縣(民族縣)民族博物館建設。推進“結對子、種文化”活動,加強城市對農村文化建設的幫扶,形成常態化工作機制。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