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揣“通過現代網絡科技來實現教育互動化、平等化以及多媒體化”的夢想,2014年8月,一群來自英國、加拿大、新加坡等世界排名前50的高等學府的年輕海歸,在錢塘江南岸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加入了大學生創業的洪流,注冊成立了一家高新科創公司—杭州益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那么,他們的夢想是怎么來的?8個多月過去,他們的圓夢情況又如何呢?
海歸創業,雷厲風行
在如此眾多的創業領域中,他們究竟是怎么發掘到“教學神器”—課堂答題器在中國市場的商業價值的?這就要從益思網絡科技的“掌門人”張越在加拿大的留學經歷說起了。
張越是世界排名第31位的一流研究型大學UBC(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大三學生,商科出身的他極具商業頭腦,也一直在挑選有價值并且可落地的創業項目。在中國教育改革提倡普惠制的背景下,他大學時代就敏銳地察覺到了課堂答題器在國內教育領域的市場。
據介紹,在北美和歐洲,課堂答題器已被各知名中小學及高校院校廣泛使用,其實用性也已得到了廣泛的認同,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超過500萬的師生因此受益,而在國內此類設備在日常教學中的應用還非常有限。由于中國和歐美的教學環境有著許多不同,因此如何給中國的師生一個清晰高效而完整的教學服務方案是益思系列設計之初就定下的目標。我們希望通過硬件、軟件和平臺的合力使中國的傳統課堂更高效而富有生氣,對教育本質產生效益。
2014年年初,對創業有了初步設想之后,張越找到另外三個同樣具有留學背景志同道合的朋友作為合伙人,完成了創始團隊的組建。團隊現有核心員工30余人,均來自于211、985等知名學府高校。張越及其團隊對這個剛剛萌芽的創業項目傾注了太多的心血,團隊中甚至有人暫停學業來共同扶持公司前期的發展。“對于自身而言可以獲得校內學習不到的經驗,也讓所學知識有一個充分發揮和檢驗的平臺。實際的企業經營管理經驗或許是一種更好的學習。”
每到假期, 益思就成為了所有海歸伙伴的聚集地,很多國內和國外的同學一放假就到公司幫忙,在英國謝菲爾德上學的孫宇豪一下飛機沒回家就直接奔到公司,由于一個試點學校在他家附近,結果就上演了一出現代版的“三過家門而不入”。
任何一個創業項目都有它不可避免的風險性。面對創業可能帶來的失敗,張越有他自己的看法?!拔矣X得應該想清楚如何去定義創業失敗這個東西,并不是說公司虧損了就是失敗。我們收獲的是一種經驗,那才是最寶貴的東西。從我們決定把益思推向市場起,就已經是成功了?!?/p>
“益思”軟件已在課堂應用了
這群雄心勃勃的年輕人瞄準了中國教育市場,針對國內日益強烈的教育創新與改革愿景,自主設計和研發了一整套教學服務方案。
那么,這套讓他們執著的“教學神器”—課堂答題器,究竟是個什么東東?且聽90后的小張總細細道來。他說,“教學神器”目前包括益思點、益思盒子硬件終端,益思學統計分析軟件,益思黑板云平臺和即將上線的課友APP。學生在課堂中的答題及參與信息可通過硬件設備即時收集,益思學軟件則能將收集到的所有學生的信息與數據進行多種方式的統計和分析,利用教室中的投影第一時間以最直觀和清晰的方式展示結果給整個課堂。在課后,軟件會將收集和統計結果完整地保存在云端數據庫便于二次調用。教師可以輕松地在期末回顧學期中的教學重點和知識難點,同時為接下來的備課提供參考。
張越說,今年2月,功能更豐富,操作更穩定快速的益思學軟件已推出,課友App也進入開發階段。目前,益思系列已在浙江大學、杭州市臨平職業高級中學、杭州市天杭實驗學校、杭州新東方優能中學進行試點工作,深受老師和學生的廣泛認可。學生們對“新玩意”答題器“愛不釋手”,做題答題樂此不疲,課堂上和老師的互動性也明顯增強了?!耙郧吧险n的時候,老師在PPT上放出一道題目,因為課堂時間的限制,老師不能顧及到所有人,只能叫幾個同學起來回答,所以其他人的答案就很容易被忽視。自從有了這個答題器,我們就都有機會去展示自己的答案?,F在做數學題感覺更來勁了!”新東方的小周同學如是說。通過對答題正確率和完成進度的統計分析,老師們也更容易地去掌握課堂節奏。
筆者親自體驗后的感受是,“益思”課堂答題器對習題講解過程中選擇題比較多的課程,比如一些語言類教學等非常適用。老師不用再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去詢問這道題目學生的答案,直接通過操作“益思學”軟件就可以很直觀的看到大家的答題情況,從而就可以挑重點問題去講解。這樣一來,不僅提高了教學的效率,也保證了教學的質量,一舉兩得。
“益思”,在坎坷中成長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