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和教育”你也許會感到陌生,但說到家校互動“校訊通”你一定很了解,它其實就是“和教育”方便家校互動的服務之一,自2003年面世已經十余年,推出之初主要是為了加強學校與家長的實時聯系。
發展至今,它已不僅是一個家校溝通的信息平臺,“和教育”已經發展成一個集短信、互動社區及同步課堂、家長助手等多種增值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教育信息平臺。
和教育平臺,既是學校、家長溝通的好助手,也是幫助學生線下學習、復習的“好老師”。
發展
家校互動能做的,不止是發短信
風靡校園多年的河南移動和教育“家校互動”,曾讓家校溝通更便捷。經過多年發展,也“脫胎換骨”了。
現在的校訊通,已經發展成一個集短信、互動社區及同步課堂、家長助手等多種增值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教育信息平臺。
互聯網+時代下的“和教育”家校互動,除了依托短彩信,還多了網頁版,專門的APP等多種載體。通過不同新媒體形式,為用戶提供家校互動、博客交流、網絡學習等服務,是解決家校溝通、滿足學生學習每個階段本質需求的教育信息化產品。
一方面,和教育“家校互動”保留了從前的家校溝通功能,通過手機APP,每天向家長發送信息,交代作業情況及孩子放學的時間,也會提醒考試重點、教育新聞或好書推薦。借助手機客戶端,家長和老師也能像在飛信、微信上溝通一樣方便。
另一方面,還提供微信、QQ等沒有的教育教學資源。在和教育平臺上,可以搜索學生學習的課件、試卷等學習資料。河南移動“和教育”平臺還會定期舉辦“大講堂”公益講座,和家長分享教育方法、心得。
學習
在線課程,一對一的貼身家教
課堂上,老師講的知識點還沒理解透就下課了,想趁著暑假,查漏補缺,又沒有學校老師在身邊。
這些困擾學生、家長的難題,和教育帶來了一攬子的解決方案。課下,不用報輔導班也不用請家教,打開電腦,登錄和教育平臺“在線課程”,就能聽到名師們一對一的講解。每次講解后,還有預習、復習一系列的線下作業完成,幫助學生及時消化知識點。
在線課程的學習內容,包括小學到初中、高中的主要科目課程。進入在線課程后,就像學校的老師和教室,都“搬”到了電腦上。在線課程利用高清視頻仿真課堂技術,為中小學生提供寒暑假預習、學期同步輔導,以及中考、小升初鏈接等視頻課程。
不管哪個年級、哪個科目的內容,所有的在線課程除了要聽完視頻中的講解外,還要完成一系列的“作業”。
每一節課程都有課前預習、聽課、隨堂測試、習題、天天練幾項內容。
課前預習,通過答題填空的形式幫助學生回顧前期相關知識。在聽課的過程中,要按照視頻中老師的指令聽課、做題。完成聽課后,還要做完隨堂測試,回憶本次課堂的知識點。課后,還有一些習題,幫助學生完成要點回顧、例題示范、鞏固練習。
反饋
“天天練像闖關,萌萌噠”
“初次相遇天天練,讓我充滿好奇,就像網上的知識競賽一樣。做完之后,我就按照要求上傳演草紙并建立學習檔案,第二天下午4點會有試卷分析。做的錯題也會被系統收集起來,為我整理一個錯題本。”
這是一位用過在線課程的初中生,分享的自己使用心得。她說,不覺得每天做天天練是一種煎熬,而是成為一種習慣。“我每天都期待提交過卷子后,得到一百分。現在,我的數學成績每次期末考都在90分以上了。”
一位媽媽也分享了她和孩子一起學習在線課程的經歷。“還在上八年級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孩子的學習熱情不高,作業、考試都很敷衍。”為了督促孩子學習,這位媽媽就在和教育網站上,購買了在線課程。
“起初,孩子都不愿意學,覺得視頻講的簡單自己都會。我就決定自己學習,和孩子比比看誰答題分數高。就這樣,我和孩子成了競爭對手,也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現在,孩子已經初三了,主動要求我為他購買在線課程學習。”
不僅學生、家長喜歡用在線課程,不少學校也開始“借鑒”在線課程。
長垣縣一中分校的老師們會經常借助“在線課程”的教學資源輔助教學,在班級放映課程。教務處主任宗老師認為:“在線課程的老師講課思路清晰,方法新穎,體系很完善,如果學生能夠充分利用,會大大減輕老師的負擔。”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