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在鞍山的個別劇場、酒店等場所,銷售人員口若懸河地吆喝著手中的神奇“保健品”,臺下的老年聽眾們聚精會神地聽著,現場還不時傳出呼喊的口號聲……當那些被鼓動的老年人傾囊而出時,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跌入了消費的陷阱。
近日,鞍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抽調精兵強將組成專案小組,通過蹲點、暗訪等方式對一些劇場、酒店、養生館等宣傳銷售保健品場所進行了突擊檢查,一舉端掉了5家以打著養生健身、免費體驗的幌子,以食品冒充保健品高價銷售“養生代用茶”、“牛樟芝”、“中老年羊奶粉”、“小分子膳食纖維復合粉”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規定的普通食品的不法商家。查扣沒收產品貨值66萬余元,對當事人進行了嚴厲的行政處罰,對涉嫌違法行為移送公安部門處理。
推銷保健品很隱蔽
檢查人員介紹,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的大街小巷各類“保健品商行”、“體驗館”、“養生堂”等經營場所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他們中個別不法人員瞄準了老年人,用各種手段,把幾百甚至上千名老年人聚集到這些場所進行洗腦,想方設法讓老年人認為他們銷售的產品就是能包治百病的特殊保健品或藥品,目的就是牟取暴利。“這些商家手法隱蔽、形式多樣。銷售人員以宣傳養生知識的名義組織老年人集中授課,并不允許外來的年輕人進入課堂?!睓z查人員介紹,這些推銷者在授課結束后往往贈送雞蛋、購物車、豆油、牙刷、老年報等禮品借以再次招攬老年人。為了能夠集中更多的老年人,有的還采取類似傳銷的方式,向推薦其他老人來聽課的介紹人附加贈送床單等物品。為躲避執法部門的檢查,不法經銷組織人員把上課時間安排在早晨5至7點,授課現場不設置產品銷售臺,而是將產品銷售點安排在附近較隱蔽處。這些銷售人員多為外地人或與本市人合伙,分工明確,各負其責,機動性和流動性也很大,給執法部門查處帶來難度。
市食藥監局近日查處的“養生代用茶”的案例就是如此。執法人員經過前期充分細致地摸排、暗訪,掌握了商家銷售商品的具體時間和地點,對聚眾人數多的經銷點進行了突擊檢查,現場扣押了其正準備銷售的“養生代用茶”190余盒,貨值16萬余元。經市食藥監局進一步調查了解,該“養生代用茶”是由某公司生產的普通食品,該食品既不是能夠預防和治療疾病的藥品,也不是經過國家批準具有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因為正規的藥品,其標簽上會標注“國藥準字+序列號”及產品批號。而國家批準的保健品,其標簽上會標注“國食健字+序列號”、“保健食品”字樣,即俗稱為“小藍帽”的圖標。而被檢查的該食品標簽未標注產品執行標準,商家經營該食品的行為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的有關規定。
推銷主打“親情牌”
通過對幾起案件的查處,檢查人員分析了老年人容易被忽悠上當的幾點主要原因。首先,對于老年人來說,自己想延年益壽,同時還認為自己的身體健康能夠給子女減輕負擔。因多數老年人都有點積蓄,希望某種保健品能夠解決他們所有的健康問題,而這些所謂“神藥”往往迎合了他們的這種心理。另外,現在多數老年人都不和兒女住在一起,兜售保健品的人員經常打出“親情牌”,他們非?!盁崆椤?,使這些老年人警惕性有所降低。還有一些人有“從眾”心理,特別一些老年人購買某種保健品往往都是“隨大流”,很多人都是在銷售現場熱火朝天的氣氛下,從眾心理加上攀比心理,從而導致沖動消費。而且,從生理角度講,人進入老年后,大腦日漸衰老,智力、認知能力、判斷能力等都在下降,生活的接觸面也變得越來越窄,知識更新速度慢,這也會影響他們的判斷能力,進而讓騙子有機可乘。
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提醒老年消費者,目前市場上出現了很多不正規的保健產品,這些產品通常為普通食品,根本不是什么“全能保健品”,也不是經過國家批準的具有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百姓如果發現有不法商家組織講座、義診等向老年人兜售此類產品,請及時撥打電話12331向鞍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舉報。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