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志愿者將為9999名老人拍幸福照
本報記者 童曙泉
第三次表彰萬名孝星和千家為老服務示范單位,數萬名醫務工作者為老人開展義診,文化志愿者為9999名老人拍攝“最美夕陽紅”,數十萬青年志愿者為老人提供陪護服務,社區健身指導覆蓋700個社區,舉辦老齡產業博覽會……明天起至11月12日,全市“敬老月”期間將開展100多項為老服務,讓老人共享社會發展成果。
此次“敬老月”活動主題是“敬老愛老、共建共享”,由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教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等13個市老齡委成員單位共同主辦,積極應對老齡化挑戰。
8大方面活動助老敬老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時間里,很少有機會照相的深山里的老人、社區獨居老人、敬老院里行動不便的老人們,將迎來上門服務的攝影師,用鏡頭定格老人們的笑臉。由市文化局組織的“最美夕陽紅”攝影活動中,文化志愿者將走進社區、遠郊區、敬老院,尋找退休職工、勞模、危困老人、老年社區工作者等,上門為9999名老人拍攝照片,并統一制作相框送給老人。
此外,9999張幸福晚年的照片還有望展出,或在微博上發布。主辦方希望通過這一活動,喚起更多人對老年人、老齡化的關注,為老人送去更多關愛。
市民政局副局長李紅兵介紹,由于今年“敬老月”活動的主辦單位包括13家老齡委的成員單位,因此志愿服務內容更加豐富,包括老齡宣傳、表彰“孝星”、老年維權優待、走訪慰問、為老志愿服務等8大方面。除了市老齡辦走訪慰問500名特困老人等傳統活動外,市教委將為老人開設上千場老年課堂;市公安局、司法局將組織志愿者進社區開展安全防范、司法援助等服務,市衛生局、團市委、市婦聯也將開展獨具特色的志愿服務。
每千人中有一名孝星
“敬老月”期間,市老齡辦將對今年評選出的10000名“孝星”、1000家為老服務單位進行表彰。這是本市第三次進行萬名“孝星”表彰,累計評選產生30000名“孝星”。按照北京市常住人口1900多萬計算,不到1000人中就有1位“孝星”。
今年當選的“孝星”中,有82%來自普通家庭,并且有70%是20歲到55歲的中青年人。今年的“孝星”評選除了來自老年系統內推薦,還包括首都文明辦、市婦聯等8部門推薦人選,因此覆蓋了各行各業,擴大了“孝星”評選表彰活動的影響力。市老齡辦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九養”政策等惠民政策的實施,全社會的老齡意識、敬老意識都得到了提升。
為進一步營造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孝老的社會環境,今年本市還將成立市級、區縣級共17支“孝星”先進事跡報告團,前往街道、社區、機關、企業、學校、軍營等地巡回演講。
明年,本市將繼續開展“孝星”評選表彰活動。
老齡網將使敬老服務常態化
除在“敬老月”期間組織開展大規模的敬老、助老活動外,今后市民有望通過網絡“牽線”,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開展助老、敬老志愿服務。
市民政局目前正聯合有關部門和社會組織籌建“北京老齡網”。通過網站,市民可以快速、準確地查詢到全市401家養老機構的床位數、空床數、護養護理類型、是否有醫保資格等信息。
此外,老齡辦正在組織編寫的《老年人服務手冊》一書,也將在該網站發布,幫助普通居民學習了解老人在退休、獨居、喪偶、自理、半自理、失能等不同階段、不同狀態下的生理、心理變化與特點,掌握為老人服務的技巧和知識。
通過老齡網,市民還可以很方便地聯系到401家養老機構,利用晚上、周末等閑暇時間前往敬老院,為老人帶去好吃的,或者提供陪聊、讀報等志愿服務。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