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敲門,說是社區要登記家庭信息,您該怎么辦? 昨日,漢南社區舉行了一場防騙測試:網格員扮演“騙子”上門騙取居民信息。10戶居民中,有3戶老年居民在未核實身份的情況下,就把個人信息透露給了對方,還有人直接把銀行卡交給了“騙子”。 老年人容易被騙 為防止居民們認出平時熟悉的網格員,社區居委會安排網格員進行交叉測試。昨日上午9時,記者隨網格員孫金萍一同前往原床單廠家屬院“行騙”,可第一次就碰了壁。“您好,我們是漢南居委會的,請您登記一下家庭信息。”孫金萍首先來到了五樓一戶居民家,開門的是一位30多歲的婦女。面對陌生人的要求,該婦女警覺地說,以前是家里老人登記的信息,自己不認識網格員,現在老人不在家,要等他們回來再說。 第一次“行騙”失敗,孫金萍又在院內搭訕了一名剛買完菜的老人,老人直接領著孫金萍回了家。“你們原來不是登記過么?之前有個網格員來過啊。”起初,老人還有些懷疑。孫金萍謊稱社區剛調整了人員,自己是新來的,打消了老人的戒備。最終,孫金萍“忽悠”老人填寫了家人姓名、身份證號、電話號碼等信息。 此后,網格員又對8戶居民進行了測試。結果,又有2戶老年居民未經核實,就直接透露了家庭信息。 有人直接交出了銀行卡 “中招”的老年居民中,70多歲的李奶奶在“騙子”的忽悠下,直接交出了銀行卡。 “社區最近有項新政策,70歲以上的老人每年可享受1000元補貼,需要您提供銀行卡。”在成功套取到李奶奶的家人信息后,網格員又謊稱要辦理補貼,需要把銀行卡拿回居委會登記,之后錢會打到卡上。結果,李奶奶直接把銀行卡交給了“騙子”。 事后,社區工作人員連同“騙子”一起,回訪“受騙”的3戶居民,向他們講述了實情,李奶奶這才明白過來。 為何輕信陌生人?李奶奶說:“當時看她挺面善的,拿的登記表上寫有漢南社區,我就覺得應該是社區的人。 陌生人登記應先核實 “這幾年,冒充網格員的事時有發生,社區舉辦這樣的測試,是為了提醒居民。”漢南社區書記王方向記者解釋了舉辦這場測試的目的。 王方說,各個轄區網格內的網格員一般是固定的,新舊網格員更替時,會有老網格員帶著新網格員去熟悉居民,居民遇到陌生人要登記信息時,最好撥打居委會電話先核實。“網格員絕對不會上門收費。”王方特別提醒說,居民們千萬不要隨便透露銀行卡的卡號或將銀行卡交給陌生人。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