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燦
到2015年,全省老年人平均擁有的機構養老床位數達到每千名老年人擁有30張;
力爭創建3-5個“老年友好型城市”和10-15個“老年人宜居社區”;
深入推進城市無障礙化建設,新建城市道路和養老場所無障礙率達到100%……
昨天,記者從省民政廳獲悉,經省政府同意,省老齡委下發了《河南省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勾畫未來幾年我省老齡事業的藍圖。
數據:
2015年,7個人中一位老年人
到2015年全省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為1579.42萬人,占常住人口的15.71%,也就是說,不到7個河南人中,就將有一位老年人。
《規劃》表示,到2015年,建立健全政府、社會、家庭和個人相結合的老年人經濟、醫療、服務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努力實現六個目標,即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政策:戶口可隨子女遷移
此前,國務院印發《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稱,我國將進一步完善老年人口戶籍遷移管理政策,老年人將有望隨著子女遷移戶口,以便子女贍養老人。
戶口隨遷,異地看病報銷不知道方便不?對此,《規劃》中提到,將健全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的異地轉移辦法。
在居住條件上,我省將鼓勵開發老年宜居住宅和代際親情住宅。
老齡事業:
老年性癡呆,70%將在早期得到干預
《規劃》中表示,“十二五”期間,我省將從老年社會保障制度、老年醫療衛生保健、老年家庭建設等9個方面發展老齡事業。
完善老年社會保障制度方面,我省將加快推進“新農保”實施,力爭到2015年實現全覆蓋;對于城市“三無”老人、農村“五保”老人,采取集中供養或分散供養的方式,保障其基本生活不低于當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并建立自然增長機制。
老年醫療衛生保健工作方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轄區內65歲及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組織老年人定期進行一般體格檢查;老年性癡呆、抑郁等老年精神疾病的早期發現率達到60%,其中,70%得到干預。
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方面,全省要建立健全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和機構養老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提高社區服務和機構養老的能力。
老年人能生活好、玩得好,還有學校可上
其中,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十二五”期間,全省城市街道和社區統籌安排服務設施,實現居家養老服務、老年日間照料、衛生站和助餐網點的基本覆蓋,80%以上的鄉鎮和60%以上的農村社區建立包括養老服務在內的綜合設施和站點。
養老服務機構建設方面,到2015年,力爭縣(市、區)及以上城市建立一所集生活照料、醫療康復、精神慰藉、文體娛樂于一體的,在全省有示范作用的綜合性養老服務機構(省轄市300張床位以上、縣級150張床位以上),老年人平均擁有的機構養老床位數達到每千名老年人擁有30張;各省轄市至少建有一所專業性養老護理機構,養老護理床位數占高齡和失能老年人總數的10%-15%。
同時,我省要開展“老年友好型城市”和“老年人宜居社區”創建活動,“十二五”期間,力爭創建3-5個“老年友好型城市”和10-15個“老年人宜居社區”;深入推進城市無障礙化建設,新建城市道路和養老場所無障礙率達到100%,已建居住區、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和養老場所的無障礙改造率達到70%。
老有所樂,我省將不斷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其中,要建設省級老年大學,省轄市、縣(市、區)普遍建立老年大學,每個街道、鄉鎮建立一所小型老年學校(老年課堂),老年人入學率達到10%。 義烏靈鷗家政服務公司:專門提供家政、月子護理、育嬰師、保姆、專業陪護、服侍老人、醫院護理、鐘點工、家庭公司保潔、搬家等服務。 |